[实用新型]一种产科破膜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91080.4 | 申请日: | 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4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金芳 |
主分类号: | A61B17/42 | 分类号: | A61B17/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600 山东省滨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产科 破膜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产科破膜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产科在进行人工破膜时,一般使用穿刺针或止血钳进行,然而,无论是以穿刺针还是以止血钳进行人工破膜操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都存在弊病和隐患;使用针头进行破膜操作,对医生的经验要求较高,刺破胎膜时深度不易掌握,刺入太深会伤到胎儿;止血钳则不易夹破胎膜,操作难度较大。而现有的带摄像头的破膜器可以方便医生进行破膜的操作,但成本很高,增加产妇的经济负担,并且在产妇之间交叉使用,容易发生疾病交叉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成本低且能防止交叉感染的产科破膜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产科破膜器,包括壳体、推杆、推板、针头和显示屏,所述壳体前端设有子宫口支撑部,所述壳体后部设有阴道口支撑部,所述阴道口支撑部的后端设有手柄。
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推杆孔和插头孔,所述推杆可滑动的设置在推杆孔内,所述针头设于推杆的前端,所述推板设于推杆的后端。
所述壳体内部子宫口支撑部处设置有卡座,所述卡座上设有弧形卡槽,所述弧形卡槽内可拆卸的设有圆柱卡头,所述圆柱卡头上设有摄像头和LED灯。所述摄像头和LED灯通过防水导线连接有摄像头插接头。
所述显示屏通过防水导线连接有显示屏插接头,使用时,所述摄像头插接头和显示屏插接头在插头孔内相配合插接在一起。
所述显示屏下部设有开关和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的后部设置有刻度。
进一步的,所述子宫口支撑部和阴道口支撑部表面设有防滑纹。
使用时,医护人员将圆柱卡头卡装在壳体内的卡座上的弧形卡槽内,把摄像头插接头插入插头孔内,然后将与显示屏连接的显示屏插接头插入插头孔内,使摄像头插接头和显示屏插接头在插头孔内插接在一起,打开显示屏上的开关,此时可以将壳体逐渐伸入产妇的阴道内,使子宫口支撑部支撑在子宫处撑开子宫,阴道口支撑部支撑在阴道口处,子宫口支撑部和阴道口支撑部上的防滑纹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使壳体在破膜操作过程中处于一个相对固定的位置。然后推动推板,使推杆带动针头向前移动,并通过摄像头和显示屏观察子宫内的情况和针头的位置,通过刻度控制针头伸入的长度,从而准确的进行刺破胎膜的操作。
破膜操作完成后,可以将摄像头插接头和显示屏插接头拆开,把圆柱卡头从卡座的弧形卡槽内取出,从而可以将摄像头组件和显示屏等成本较高的部件取下来,留备下次使用,然后将壳体、推杆和针头等成本较低的部件丢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破膜操作后,可以将摄像头组件和显示屏等成本较高的部件取下来,留备下次使用,然后将壳体、推杆和针头等成本较低的部件丢弃,既能降低成本,又能防止造成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组装后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显示屏结构示意图;
图4为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圆柱卡头和摄像头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2-推杆,3-推板,4-针头,5-子宫口支撑部,6-卡座,7-圆柱卡头,8-摄像头,9-LED灯,10-显示屏,11-开关,12-电池,13-插头孔,14-推杆孔,15-手柄,16-摄像头插接头,17-显示器插接头,18-防水导线,19-阴道口支撑部,20-弧形卡槽,21-刻度,22-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描述:
如图1-图5所示,一种产科破膜器,包括壳体1、推杆2、推板3、针头4和显示屏10。
壳体1前端设置有子宫口支撑部5,壳体1后部设置有阴道口支撑部19,阴道口支撑部19的后端设有手柄15。子宫口支撑部5和阴道口支撑部19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纹22。
壳体1底部设置有推杆孔14和插头孔13,推杆2可滑动的设置在推杆孔14内,针头4设置在推杆2的前端;推板3设置在推杆2的后端。推杆2的后部设置有刻度21。
壳体1内部子宫口支撑部5处设置有卡座6,卡座6上设置有弧形卡槽20,弧形卡槽20内可拆卸的设置有圆柱卡头7,圆柱卡头7上设置有摄像头8和LED灯9。摄像头8和LED灯9通过防水导线18连接有摄像头插接头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金芳,未经杨金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10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生运动髋关节外固定器
- 下一篇:外科手术用精准骨骼钻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