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音棉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92623.4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9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汪建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乾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08 | 分类号: | B32B15/08;B32B15/20;B32B15/14;B32B5/26;B32B7/10;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音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音棉。
背景技术
噪声直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会引起听力损 失甚至可能诱发一些疾病,要远离噪声,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吸音和隔音。吸音棉,可以将生 活中所产生的中高频噪声振动能转换为吸音棉内部的细旦纤维的动能并导成热能而消失,达 到吸音降噪的功能。
吸音棉可以用多层无纺布叠合,或者搭配其他材料制成吸音、隔音材料。无纺布是将纺 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呈现出许多细小的间隙,这种间隙 具有吸附功能,因此,吸音棉可设为多孔材料,具有良好的吸音、隔音效果,吸音棉作为一 种衬垫材料广泛运用于建筑、电器、汽车、机械等行业,主要起到隔音的作用。但是现有的 吸音棉产品及其制造方法均存在较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吸音效果一般,无法满足用户对 其吸音的高标准要求,产品的粘接强度不够,易散、拉力强度差等,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方案 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音效果好且粘接强度高不 容易散落、拉力强度高的吸音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音棉,其特征在于:包括熔 喷层和两个吸音部,所述两个吸音部以熔喷层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熔喷层两侧,每一个所述 吸音部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增强层、无纺布隔音层、高聚物纤维吸音层,且所述熔喷层 与增强层之间、增强层与无纺布隔音层之间、无纺布隔音层与高聚物纤维吸音层之间均设置 有涂胶层,所述增强层为铝箔层。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熔喷层由中空涤纶纤维和聚丙烯交织而成。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涂胶层采用压敏胶胶黏剂。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无纺布隔音层由无纺布制成,厚度均为0.12mm。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下述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吸音棉由设置在最中间的熔喷层 和位于其两侧的两个吸音部组成,吸音部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增强层、无纺布隔音层、 高聚物纤维吸音层,增强层起到增强产品强度的作用,并具有较好的隔音作用,并配合无纺 布隔音层和高聚物纤维吸音层,达到较好的吸音、隔音效果,这样从两侧把噪音吸收阻隔掉, 使得噪音的传播率降低在2%左右,使得该吸音棉具有非常高效的隔音消音效果,并且它们 之间均采用压敏胶胶黏剂粘接,使得各层之间的粘接强度大大提高,提高了吸音棉的抗拉能 力,不容易散,提高了吸音棉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1-熔喷层;2-增强层;3-无纺布隔音层;4-高聚物纤维吸音层;5-涂胶 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 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参考图1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一种吸音棉,包括熔喷层1和两个吸音部,所述两个吸音部以熔喷层1为对称轴对称设 置在熔喷层1两侧,所述的熔喷层1由中空涤纶纤维和聚丙烯交织而成,每一个所述吸音部 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增强层2、无纺布隔音层3、高聚物纤维吸音层4,且所述熔喷层1 与增强层2之间、增强层2与无纺布隔音层3之间、无纺布隔音层3与高聚物纤维吸音层4 之间均设置有涂胶层5,所述的涂胶层5采用压敏胶胶黏剂,使得各层之间的粘接强度大大 提高,提高了吸音棉的抗拉能力,不容易散,提高了吸音棉的质量。
增强层2为铝箔层,提高了吸音棉自身的强度,使得吸音棉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同时, 铝箔层也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
所述的无纺布隔音层3由无纺布制成,厚度均为0.12mm,该厚度的无纺布在即满足隔音 消音的条件的同时能够到达节省材料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使用性价比,满足工业生产需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 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乾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乾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26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性强的磁条卡PVC片材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