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运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93012.1 | 申请日: | 2015-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8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鹏飞 |
主分类号: | B65G33/08 | 分类号: | B65G3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424399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运料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炼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旋转运料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旋转运料机包括运料管和转动机构,运料管在转动机构的带动下转动,带动运料管内的物料前进,由于旋转运料机的长度跨越长、重量大、且需长期在高温下不断进行旋转,并且运料管的旋转速度对运料管施加的作用力不同,速度越大,作用力越大,在旋转运料机的使用过程中,旋转运料机缺乏一定的固定支撑作用,旋转运料机越容易产生不稳的情况,旋转运料机的两端容易出现垮塌的情况,垮塌会带来生产停滞、生产场地污染以及危害到工作人员的人生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运料机,旨在改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旋转运料机,包括运料管、转动机构、用于支撑和平衡所述运料管的托轮装置、电机以及变速箱,所述变速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机和所述转动机构连接,所述运料管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的高度高于所述出料口的高度,所述转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运料管上且能够带动所述运料管旋转,所述托轮装置设置在所述运料管的两端,所述托轮装置与所述运料管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蜗轮、蜗杆以及第一电机,所述蜗杆通过所述变速箱与所述第一电机转动连接,所述蜗轮套设在所述运料管上且与所述运料管固定连接,所述蜗轮和所述蜗杆相互啮合。
蜗轮蜗杆传动,通过蜗杆带动蜗轮转动,从而带动蜗轮套设的运料管转动,实现运料管内的物料转动运输,蜗轮蜗杆的传动方式简单,安装及维修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以及第二电机,所述主动齿轮通过所述变速箱与所述第二电机转动连接,所述从动齿轮套设在所述运料管上且与所述运料管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相互啮合。
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通过啮合传动,齿轮传动的瞬时传动比恒定,保持运料管的稳定工作;其次齿轮传动的传动比变化范围大,适用于减速或增速传动,便于调节运料管的速度;同时齿轮传动的结构紧凑,转动精度较高、效率高以及维护简便。
进一步地,所述变速箱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变速箱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齿轮连接。
利用变速机改变主动齿轮的速度,从而对运料管的旋转速度进行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托轮装置包括固定轮、托轮和托轮支架,所述固定轮套设在所述运料管上且与所述运料管固定连接,所述托轮与所述托轮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轮与所述托轮接触,所述固定轮转动时,所述托轮与所述固定轮摩擦转动。
由于运料管的长度较长,运料管直接与转动机构接触,会对转动机构产生较大的作用力,转动机构易损坏,利用托轮和固定轮对运料管起到一个支撑作用,并且固定轮与运料管固定连接,固定轮与托轮摩擦传动,使运料管上的转动速度较为均匀,同时在运料管停止转动时,摩擦力能帮助运料管停止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托轮包括第一托轮和第二托轮,所述第一托轮为两个且沿垂直于所述运料管的轴心线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托轮为两个且沿平行与所述运料管的轴心线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托轮与所述固定轮的周面接触,所述第二托轮与所述固定轮的侧面接触。
托轮为四个,其中第一托轮与固定轮的周面接触,用于支撑运料管,第二托轮与固定轮的侧面接触,用于支撑固定轮,避免固定轮完全压在第一托轮上,延长第一托轮和固定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托轮支架沿垂直于所述运料管的轴心线的方向设置有两个第一托轮座,所述托轮支架的沿平行于所述运料管的轴心线的方向设置有两个第二托轮座,所述第一托轮座的上部设置有槽体,所述槽体的两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两端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一托轮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平行于所述运料管的轴心线,所述第一托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轴上;所述第二托轮座上设置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通过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二托轮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垂直于所述运料管的轴心线,所述第二托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轴上。
第一转动轴与运料管的轴心线平行,实现第一托轮与固定轮的周向接触,第二转动轴与运料管的轴心线垂直,实现第二托轮与固定轮的侧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托轮支架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托轮座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滑动连接,所述凹槽上设置有两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定位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的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定位杆穿过所述定位孔且抵住所述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鹏飞,未经李鹏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30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