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公铁联运中间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93110.5 | 申请日: | 2015-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7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红颖 |
主分类号: | B65G69/22 | 分类号: | B65G6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100055 北京市丰台区莲花***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运 中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铁联运中间板,属于物流运输的技术领域,公铁联运中间板使公路和铁路运输合理结合,大大提高物流运输效率。
背景技术
随着物流运输行业的发展,国内公路铁路联合运输的需求变得紧迫,国内外,已经提出各种运输解决方案,主要是成本高、实施困难、不宜推广。
美国的多式联运发展了箱式运输(COFC)和驼背运输(TOFC):由于美国火车涵洞的内高能够满足加高的火车通过,所以可以直接把半挂货车或者集装箱(包括双层)放到铁路平板车上,而该方法在中国、亚洲及欧洲遇到涵洞内高不够的困难。
美国的双式联运(BimodalTransportation)采用了“公铁两用车”(Roadrailer),将公路挂车加装铁路专用铰接式托架后,与轮对连接,直接上铁路上运输。由于公铁两用挂车自重要求高,限制了货物装载量,发展受到了限制。
法国劳尔发展了铁路平板车上加装旋转接盘的公铁运输方式,火车在站台上停好后,旋转接盘旋转45度,使接盘与站台的地面对接,实现了汽车的驶进和驶出,火车直接将汽车拉走,简洁高效。但是,旋转接盘加高了货运火车装载货物以后的高度、增加了火车的自重、旋转驱动还需要动力,这些因素限制了法国技术的推广。
德国卡扣毕马(Cargobeamer)提出了托盘解决方案,转换流畅,是目前欧洲最先进的公铁联运解决方式。但是,毕马运输系统需要物流领域增加大量的专用托盘(每节车厢配置),需要可观的投资;毕马运输系统的运输效率和效益低,托盘与货车底盘等自重达到货物重量的80%以上。
由于没有高效及可降低运输成本的公铁联运配套设施,使得实际运输中货物在公路和铁路的中转过程非常复杂,货主宁愿选择全公路运输,不仅成本高而且对环境也有很大污染;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需求,设计出适合公铁联运的配套设备,使公铁联合运输高效率、数字化是物流运输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铁联运中间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成本高、实施困难、不宜推广,没有适合高效率进行公铁联运的配套设备等不足。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铁联运中间板,其采用焊接结构,减轻重量,保证强度和刚度,以便能够将集装箱送到(或者搬离)公铁联运火车货车上;
其中,在该公铁联运中间板上设置空余结构,以便与中间盘配合并在横移过程中定位;
其中,在该公铁联运中间板上设置有集装箱锁座连接结构,以便集装箱转运时的前后左右定位;
其中,在该公铁联运中间板上设置连接结构,能够与集装箱一起被公铁联运火车货车运输;
其中,在该公铁联运中间板上设置连接结构,能够与集装箱一起被公铁联运半挂拖车运输;
该公铁联运中间板,承载能力大于80吨。
本实用新型的公铁联运中间板,其优点及功效在于,使得半列火车或者整列火车的集装箱集体同时装车或者同时卸车,提高了站台的效率,实现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的有效对接,降低货物运输费用;同时该中间板自重远远小于货物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铁联运中间板。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铁联运中间板。
图中具体标号如下:
1、中间板;2、集装箱;3、中间盘;4、托轨;
5、汽车轮定位;6、车轮定位调节;7、集装箱锁座连接结构;
8、铁轨;9、公铁联运火车货车;10、升降装置;11、空余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公铁联运中间板1,采用焊接结构,减轻重量,保证强度和刚度,以便能够将集装箱送到(或者搬离)中铁联运火车货车上。
火车装货过程:
公铁联运火车货车9已经停止在公铁联运站台的铁轨8的设定位置。
在公铁联运站台中间货场或者其它场地,已经将中间板1与一个40英尺集装箱或者两个20英尺集装箱安装到一起,汽车将中间板1与集装箱2一起送到公铁联运站台上,站台将中间板1与集装箱2一起卸货到一中间盘3上。托轨4将中间盘3、中间板1与集装箱2一起送到公铁联运火车货车9上方,升降装置10接住中间板1与集装箱2,托轨4与中间盘3撤离,升降装置10将中间板1与集装箱2放入公铁联运火车货车9中。
火车卸货过程:
公铁联运火车货车9已经停止在公铁联运站台的铁轨8的设定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红颖,未经陈红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31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