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涂装油水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93955.4 | 申请日: | 2015-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2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平原非标准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35 | 分类号: | B01D17/035;B01D17/09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秦舜生 |
地址: | 475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油水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装工艺中所使用设备,具体涉及涂装生产线的前处理脱脂用除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整机厂的涂装工艺中,由于车身在储运过程中可能要用防护油来保护,在压力加工时可能会用到拉延油,在切削加工时要接触乳化液,热处理时可能接触冷却油,工件上还经常会有操作者手上的油迹和汗迹,工件上的油脂还总是和灰尘等杂质掺合在一起的。工件上的各种油污不仅阻碍了磷化膜的形成,而且还影响涂层的结合力、干燥性能、装饰性能和耐蚀性能。因此,脱脂去油对整个涂层的性能是非常最要的。
在前处理的脱脂工序,钢材表面的防锈油、拉延油、机油等,除动植物油被碱皂化外,大多均被脱脂液中表面活性剂乳化于脱脂液中,当它们的含量过高,就会析出,从而大大影响以后的脱脂效果。因此要求脱脂液中含油量一般不要超过4g/L。靠排放更新脱脂液既不经济,又带来大量污水处理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涂装油水分离装置。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汽车涂装油水分离装置,由清液槽1、水油分离槽2和储油槽组成,清液槽1和水油分离槽2之间由管道连接,具体的结构是清液泵的一端与清液槽相通,另一端为槽液出口;槽液进口4与水油分离槽2相通,再通过油水分离管总成、气浮装置进入到水油分离槽;热水加热器及电辅热器、气浮装置、溢油管均设置在水油分离槽内;溢油管的一端与水油分离槽相通,另一端与储油槽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之处在于:脱脂液后中含油量符合工作标准,提高了工作效率,大量的污水通过处理后可以继续使用。脱脂去油对整个涂层的性能是非常最要的。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2。汽车涂装油水分离装置,由清液槽1、水油分离槽2和储油槽10组成,清液槽1和水油分离槽2槽之间由管道连接,具体的结构是清液泵3的一端与清液槽2相通,另一端为槽液出口5;槽液进口4与水油分离槽2相通,再通过油水分离管总成管8、气浮装置9进入到水油分离槽2内;热水加热器及电辅热器7、气浮装置9、溢油管6均设置在水油分离槽1内;溢油管6的一端与水油分离槽2相通,另一端与储油槽10相通。
此种油水分离装置采用两级加热装置,待分离液脱脂液从槽液进口4进入到油水分离管总成管8先通过热水(前处理线必备的能源)把脱脂液温度提高一定的范围,再采用电辅助加热提升至表面活性剂与油污破乳分离需求的温度范围;油水分离后的油污会形成微小油滴的形态存在于水油分离槽2中,通过槽内设置的气浮装置9使油污凝结成气泡状,减小比重,增加浮力,更加快速和彻底的上浮到槽液的表面;通过多级溢油6多次收集,把液面上漂浮的油污收集到储油槽10内;降温回复表面活性剂性能的脱脂清液汇集到清液槽1内,通过清液泵3送回至脱脂槽。至此就完成了一次油水分离的过程,脱脂液连续通过油水分离装置,连续析出槽液内乳化在槽液内的油污,使脱脂液内的含油量不超过4g/L,维持脱脂剂的脱脂效果。
将油水分离装置与脱脂液管路相连接,通过调整阀门开启的大小程度,调整液体流量大小,从而调整脱脂液在油水分离槽2内部的液面高度,使得脱脂液液面略微低于溢油管6口的高度5mm,通过观察及调整使得脱脂液液面趋于平衡状态。然后给热水加热器及电辅热器7供电升温,调整温度的高低观察脱脂液的变化,观察破乳效果,出油多少,最终确定加热温度。调整气浮装置9供气量的大小,观察油的上浮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平原非标准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平原非标准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39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