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组导向扶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94176.6 | 申请日: | 2015-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4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玮;李宝亨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82 | 分类号: | B65G47/82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景玲 |
地址: | 7309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组 导向 平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组导向扶平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现有的联动机组,在转运、打包、规整物料中多数采用的是止推板与2到4套固定导向筒、导向扶平杆通过动力执行机构液压缸组成物料导向扶平机构。现导向扶平杆与止推板连接时多数采用的是大直径螺纹连接。防止螺纹松动的方法多数采用以下两种结构:1、是在导向扶平杆端头制作内螺纹,在止推板开沉孔用螺栓旋入导向扶平杆端头内螺纹拉紧已旋紧的导向杆(如图1所示),防止松动。2、是大直径螺纹旋出止推板,采用圆螺母锁紧(如图2所示),防止松动。而上述两种结构具有以下共同的缺陷:一是在频繁转运、打包、规整负荷较重物料时,因物料载荷较重且不规则,则止推板将承受侧向不均匀的力,导致止推板产生向侧向的位移。而导向扶平杆受固定导向筒的约束无法侧向移动,必然在止推板与导向扶平杆连接处产生频繁的剪切交变应力,同时原有的导向扶平杆与止推板套筒连接处较短,大负荷的侧向剪切力、轴向拉伸力作用在较短的连接轴上,很容易超过杆轴金属材质的塑性变形曲线,不但会造成杆轴延伸,导向扶平杆端头内螺纹拉紧螺栓或锁紧圆螺母因长期承受交变应力导致止退螺栓或螺母松动,而且还会加快金属疲劳失效,后续造成导向扶平杆与止推板螺纹配合不紧。在频繁工作后,导向扶平杆与止推板内外螺纹经常冲击导致失效,引发设备事故。二是导向扶平杆与止推板连接采用的是大直径螺纹连接,在螺纹连接与导向两部分过渡区为了车削螺纹有2—3mm的退刀槽,并且该部分为圆柱直径发生大幅阶跃变化区域,属于应力集中点。长期转运、打包、规整负荷较重物料后,此应力集中点在交变应力变化次数累积后将会发生径向金属疲劳失效,产生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既能防止导向扶平杆与止推板连接紧固螺纹松动造成连接螺纹失效,还能避免因应力集中造成金属疲劳断裂的机组导向扶平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机组导向扶平装置,包括止推板,所述止推板上设有止推板套筒和止推板固定耳环,所述止推板固定耳环上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上还安装有固定导向筒,所述固定导向筒内设有空心导向扶平杆且空心导向扶平杆可沿固定导向筒滑动,所述空心导向扶平杆的一端承插在止推板套筒内,所述空心导向扶平杆内设有拉杆螺栓,所述拉杆螺栓靠近止推板的一端设有拉杆螺栓拉板,所述拉杆螺栓的另一端设有紧固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拉杆螺栓拉板和止推板套筒上分别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设有定位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止推板套筒、固定导向筒和空心导向扶平杆分别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空心导向扶平杆代替原有实心大直径螺纹连接的导向扶平杆,并在空心导向扶平杆中设置一根外螺纹拉杆螺栓,此拉杆螺栓整体贯通空心导向扶平杆且拉杆螺栓靠近止推板的一端设有拉杆螺栓拉板,另一端设有紧固螺母,同时将原有止推板与导向扶平杆衔接配合由螺纹旋紧连接改为空心导向扶平杆通过紧配合承插在止推板套筒中,这样在此区域没有圆柱直径发生大幅阶跃变化及退刀槽导致的应力集中点,在执行机构上消除了因止推板外力不均匀导致的交变应力集中问题,规避了应力集中导致金属疲劳失效的现象。同时延长了拉杆螺栓的长度,增大了拉杆螺栓的柔度,则拉杆螺栓的临界应力减小,拉杆螺栓的临界载荷也因此减小,大大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减少了设备备品备件投入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采用内螺纹拉紧螺栓防止螺纹松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采用圆螺母锁紧防止螺纹松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止推板;2、止推板套筒;3、固定板;4、空心导向扶平杆;5、液压缸;6、固定导向筒;7、止推板固定耳环;8、拉杆螺栓;9、紧固螺母;10、拉杆螺栓拉板;11、定位孔;12、定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41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功率单/双路输出电源电路装置
- 下一篇:用在防爆变频器上的铰链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