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94773.9 | 申请日: | 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2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吴万雄;周荣林;吴宏树;蔡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派森特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10 | 分类号: | H01H71/10;H01H71/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5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器,尤其是一种塑料外壳式断路器。
背景技术
极限分断电流是塑料外壳式断路器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在断路器通过在比极限分断电流更大的电流时,动触头和静触头会迅速发热,在动触头和静触头还没有来得及分断的时候就会使动触点和静触点的表面融化粘连,导致断路器不能正常分断而导致电路或用电器损坏,不能起到原有的保护作用,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强制分断能力,动、静触头不易融焊,极限分断能力高的断路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断路器,包括触头系统、操作机构、灭弧系统、脱扣器,触头系统包括静触头以及与静触头相对的动触头,灭弧系统设置在动触头和静触头的连接处一侧,动触头与操作机构联动连接,操作机构通过牵引杆与脱扣器联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包括静触点承载部、用于引入电流的接线部以及用于连接静触点承载部和接线部的弯折部,静触点承载部的上侧面上设置有静触点,所述动触头包括的动触头座、动触片、动触点和动触头壳,动触头座安装在动触头壳内,动触片的末端铰接在动触头座上,动触点设置在动触片顶端,动触头壳在动触片与动触头座的连接处上方形成开口,动触片末端的铰接点下侧设置有定位杆,定位杆下侧设置有定位弹片,定位弹片一端铰接在动触头壳内,定位弹片上形成用于卡住定位杆的折弯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支架、杠杆、跳扣、锁扣、上连杆和下连杆,杠杆铰接在支架外,跳扣铰接在支架内,跳扣上端与杠杆连接,上连杆上端铰接在跳扣上与杠杆的连接处内侧,上连杆的下端与下连杆铰接,下连杆的下端与动触头连接,锁扣连接在支架一端,锁扣上设置有扭簧,跳扣一端与锁扣连接,锁扣中心形成一个横置长方形的载扣框,跳扣一端向载扣框弯曲延伸形成载扣面,载扣面的宽度略小于载扣框的宽度,锁扣与牵引杆联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静触头的静触点承载部下侧设置有磁铁架,磁铁架内设置有磁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触片卡在动触头座的两侧板之间,动触头座上设置有夹片,夹片夹在动触头座的两侧板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静触头的折弯部和接线部之间通过软导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静触头为U型,在静触头与动触头在连接时形成U型的电路,在通过大电流时,动触头与静触头间的电流走向为U型,根据左手定则会让动触头产生向上的洛伦兹力,由于动触片铰接在动触头座上而且动触头壳在上方形成了开口,动触片在受力会向上翘起,在操作机构动作以前就与静触头分离,保护电路和用电器的安全。定位弹片的折弯段与定位杆的配合使动触片不会轻易向上弹起,使动触头能与静触头碰触连接,而在动触片受到过大的洛伦兹力时,定位杆会从定位弹片的折弯段弹出让动触片向上翘起。操作机构的锁扣上的载扣框横向面积大,跳扣的载扣面与之相对应的面积也大,跳扣与锁扣的载扣面积增大能防止跳扣滑扣,而且跳扣的载扣面的边缘长度也变长,不容易发现磨损变形,提高了操作机构的机械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去掉外壳后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触头系统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动触头去掉动触头壳后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触头系统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操作机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操作机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静触头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派森特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派森特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47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漏电动作电流分级可调的微型漏电断路器
- 下一篇:脱扣时报警的塑壳断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