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锂离子启动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96297.4 | 申请日: | 2015-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69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丁希罕;金明钢;吴光渔;韩改格;林鹏程;欧阳坤传;任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天丰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34;H01M10/613;H01M10/625;H01M2/20;H01M10/6555;B60K1/04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张建青 |
地址: | 31002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锂离子 启动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用锂离子电池,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锂离子启动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汽车的锂离子启动电池,此类电池要求启动电流很大,一般在150A到1500A,产生的瞬时功率也很大,一般在2KW到50KW。现有市场上的一种锂离子启动电池由1-4颗大容量(20-30Ah)的电芯体组成,具有良好的大电流放电能力,能满足较大的启动电流,但大容量电芯体较厚,目前密封包裹大容量电芯体的加工工艺不成熟,加工难度大,合格率低,加工成本高;此外,如损坏其中的一颗电芯体就无法再继续使用,且大容量的电芯体发生爆炸的几率大,安全性差。
为此,也有的锂离子启动电池电芯组(相当于单颗大容量电芯体)是由多颗小容量(一般容量在10Ah及以下)电芯体组成,其容量小,安全性高;厚度薄,加工工艺成熟,加工方便,加工成本低,即使其中的一颗小容量电芯体被损坏也基本不影响启动电池的使用,仍可继续使用。目前的锂离子启动电池需要由4个或8个前述小容量电芯体组成的电芯组构成,通常是将这些电芯组用带捆成一体,然后放入电池外壳内,并用几根定位条或几块定位块卡在电芯组与电池外壳内壁之间,使电芯组定位,但电池内电芯组的散热情况差,电芯组的定位效果也差;相邻的电芯组也有可能发生短路现象。此外,4个或8个电芯组的随意排布、堆置及相邻电芯组电极的随意连接会导致空间占用率高,连线凌乱,散热效果也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专用支架固定安装多个电芯组的汽车锂离子启动电池,使多个电芯组被固定在支架上,降低多个电芯组的空间占用率,提高电芯组的散热效果,避免相邻电芯组发生的短路现象。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汽车锂离子启动电池,包括支架和放置在支架上的4个电芯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4个电芯组呈上、下两层分布,所述的电芯组均由多颗电芯体叠加而成,电芯体的正、负极柄分设在电芯体的两端;第一电芯组和第四电芯组位于上层,第二电芯组和第三电芯组位于下层;所述的第一至第四电芯组按由上往下,再由左向右,最后由下往上的次序分布;
第一电芯组的一极连接第一导电体作为电池的一极,第四电芯组的一极连接第五导电体作为电池的另一极;按照上述电芯组的分布排序,相邻的两个电芯组中,其中一个电芯组的正极与另一个电芯组的负极在同一侧,并用一导电体连接;
所述的支架由底板、顶板和左、右侧板构成,通过支架内的多个隔板隔成多个电芯组容纳槽,每个电芯组容纳槽内放置一个电芯组,所述电芯组容纳槽的前、后端部均开口;电芯组容纳槽的后端部形成至少一个定位挡件。
本实用新型用导电体将相邻的电芯组串联,达到所需要的电压值。由于相邻的两个电芯组中,其中一个电芯组的正极与另一个电芯组的负极在同一侧,只需要一个导电体就可以串联相邻的两个电芯组,并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导电面积,达到良好的大电流放电能力,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和低的空间占用率。这种连接方式,连接整个通路导体距离最近,并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电芯组分布排序,使电池的正、负极分别置于电芯组侧面的上半部,有利于对外连接。
本实用新型架体的前侧部不安装侧板,是为了方便电芯组的安装;架体的后侧部不安装侧板,是为了电芯组的散热,隔板也利于电芯组的散热。使用时,将电芯组从架体的前侧部(即电芯组容纳槽的前端部)装入,往后推入电芯组容纳槽内直至电芯组被定位挡件阻挡,一个电芯组容纳槽安装一个电芯组,电芯组容纳槽的大小根据电芯组的大小来制作。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特别适用于安装一端为正极、另一端为负极的电芯组(即本实用新型的电芯组,现有绝大多数电芯组的正、负极位于同一端或同一侧),使用时,支架方便将相邻两个电芯组的同一侧电极(即一个电芯组的正极与另一个电芯组的负极在同一侧)用一块导电体串联,降低了正负极短路的风险。
进一步,所述第一电芯组的正极连接第一导电体作为电池的正极,第四电芯组的负极连接第五导电体作为电池的负极;第一电芯组的负极与第二电芯组的正极在同一侧,并用第二导电体连接;第二电芯组的负极与第三电芯组的正极在同一侧,并用第三导电体连接;第三电芯组的负极与第四电芯组的正极在同一侧,并用第四导电体连接。
进一步,所述电芯组对称的两侧各设有一绝缘板和一导电板,导电板位于绝缘板的外侧,所述的导电体连接在导电板上。绝缘板用于避免极柄与电芯体包覆用的铝塑膜的封边隔离,导电板将所有小容量电芯体的电流汇聚,电流输出均匀、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天丰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天丰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62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用爆破片及端盖
- 下一篇:电池箱的减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