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防冲击螺旋输送式波纹管密封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96719.8 | 申请日: | 2015-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3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宏;刘加伟;冷辉;张东昌;蔡连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52 | 分类号: | F16J15/52;F16J15/34;F16J15/3232;B65G33/24;B65G33/26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郑宪常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冲击 螺旋 输送 波纹管 密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防冲击螺旋输送式 波纹管密封。
背景技术
机械密封是指由至少一对垂直于旋转轴线的端面在流体压力和补偿机构 弹力(或磁力)的作用下以及辅助密封的配合下保持贴合并相对滑动而构成的 防止流体泄漏的装置。
现有技术中,机械密封在使用中容易造成喷漏和泄漏,归结起来主要有 以下几种情况:①在设备检修完后,开入口阀冲压时,介质会冲击密封端面, 造成端面脱开,从而产生喷漏和滴漏,并且入口压力越高,开阀速度越快喷 漏和滴漏越容易发生;②设备抽空时,会引起较大的轴向力,使动、静环接 触面分离,继而造成喷漏和滴漏,且设备抽空时间越长,喷漏和滴漏现象越 容易发生;③设备启动运转时,在未达到密封所需离心力之前容易发生喷漏 和滴漏的现象,并且介质粘度越重越容易发生。
由于机械密封在各行业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喷漏和泄漏会给使用带来 诸多不便,因此,如何解决机械密封喷漏和泄漏问题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 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机械密封容易造成喷漏和泄漏,给使用带来诸多不便 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防冲击螺旋输送式波纹管密封, 它既能防止介质对密封端面产生冲击,又能在介质进入密封端面时起到减压 作用,并且能够在密封运转时减少密封端面处介质的存留和增加密封端面的 贴合力,达到防止密封喷漏及滴漏和渗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防冲击螺旋 输送式波纹管密封,包括轴套、压盖、波纹管组件和传动座,所述压盖设置 在压盖基座上,所述传动座利用第四紧定螺钉与轴锁紧固定,所述轴套外端 与所述传动座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设有螺旋输送动环,所述螺 旋输送动环包括螺旋套和动环,所述螺旋套设置在所述轴套上,所述动环设 置在所述螺旋套左端;
所述波纹管组件右端设置在所述压盖上,所述波纹管组件左端设有静环, 所述动环与所述静环贴合构成密封端面;
所述轴套和所述波纹管组件套置在密封保护及螺旋外套中,所述所述密 封保护及螺旋输送外套设置在所述压盖上,所述密封保护及螺旋输送外套与 所述压盖基座之间设有与介质侧连通的间隙通道,所述密封保护及螺旋输送 外套设有将所述间隙通道与所述密封端面连通的冲洗孔。
进一步地,所述压盖右侧与所述轴套之间设有骨架式双唇水封,所述压 盖上设有限位板,所述轴套在所述限位板对应处设有第一台阶凹面,所述限 位板卡入所述第一台阶凹面对所述骨架式双唇水封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座设有紧固环,所述紧固环与设置在所述传动座上 的第二螺栓螺纹连接;所述紧固环设有向下延伸的环形凸缘,所述轴套在环 形凸缘对应位置设有第二台阶凹面,所述环形凸缘卡置在所述第二台阶凹面 中。
进一步地,所述波纹管组件与所述压盖之间设有密封垫,所述波纹管组 件利用第二紧定螺钉与所述压盖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轴套左端设有轴封,所述轴封利用所述传动座顶紧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介质进入设备工作区后,一路由介质侧和介质冲洗入口进入密封腔, 在力的相互作用下介质得到缓冲减压,再通过密封保护及螺旋输送外套上的 冲洗孔进入到密封端面处;另一路由介质侧经螺旋套上的螺旋输送槽减压后 进入密封端面处的静环和动环之间,这样,消除了介质对密封端面处静环和 动环的直接冲击,有效解决了密封端面静环和动环受冲击的出现泄漏的问题。
2、当设备运转时,介质在螺旋输送套的作用下将介质从密封保护及螺旋 输送外套的冲洗孔吸入密封内,然后输送到介质侧;由于介质在密封内的不 断流动,既带走了密封端面静环和动环摩擦产生的热量,又大量减少了介质 在密封端面处静环和动环之间的存留,起到了端面处静环和动环之间的减压 作用;同时,因介质流动对波纹管产生的推力,将波纹管上的静环向动环方 向推动,从而起到增加密封端面静环和动环之间贴合力的目的,从而有效解 决了密封在运行中滴漏和渗漏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67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密封式Y型截止阀
- 下一篇:一种半轴防尘罩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