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弧圈球练习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96758.8 | 申请日: | 2015-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7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69/00 | 分类号: | A63B6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弧圈球 练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乒乓球教学和训练的 弧圈球练习车。
背景技术
在乒乓球教学和训练中,弧圈球技术是主要学习内容之一。弧圈球的种类 按击球方法区分有:正手弧圈球、反手弧圈球、侧身弧圈球;按旋转特点区分 有:加转弧圈球、前冲弧圈球、侧旋弧圈球以及不转弧圈球。弧圈球技术较难 掌握,尤其是在学习加转弧圈球和前冲弧圈球技术时,由于二者技术有相似处, 初学者很难正确的掌握技术要领。目前,学习弧圈球技术的主要练习方法是: 运动员先模仿挥拍后利用乒乓球进行多球或单球练习。模仿挥拍练习因单一的 重复模仿挥拍动作,枯燥乏味,练习者易产生厌倦心理,经常这样练习容易打 消练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模仿挥拍练习效果不佳。这样在模仿挥拍练习 没达到预期效果就进行多球或单球练习,初学者不容易准确的掌握拉加转弧圈 球和前冲弧圈球的击球时机、击球点、引臂方向和击球时用力方向等技术环节。 采用练习器进行辅助练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但目前尚无专门辅助加转弧圈 球和前冲弧圈球技术练习的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弧圈球练习车,该练习车上设有 可以旋转的上球和下球,采用该练习车辅助练习加转弧圈球和前冲弧圈球技术, 能够达到提高击球的准确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弧圈球练习车,该练习车的主体结 构由卡子、内臂管、外臂管、弹力板、底板、滑道、球盆、万向脚轮、竖版、 上板、外套管、内套管、下球架、下球、下轴杆、上球、上轴杆、中柱和上球 架组成。该练习车的底板和上板两端分别与两个竖版两端固定连接,上板上端 分别与四个外套管下端固定连接,四个外套管上端分别与四个内套管下端套接, 并通过螺钉固定,四个内套管上端分别与下球架下端固定连接;下球架上端与 中柱下端固定连接,中柱上端与上球架下端固定连接,上球架一端与下球架一 端固定连接,上球架另一端分别与穿过上球中孔的上轴杆两端固定连接,下球 架另一端分别与穿过下球中孔的下轴杆两端固定连接;上板一端与弹力板一端 通过合页连接,弹力板另一端与外臂管一端固定连接,外臂管另一端与内臂管 一端套接,并通过螺杆固定,内臂管另一端与卡子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上 端分别与两个滑道通过螺钉连接,滑道上端连接球盆;所述底板下端分别与四 个带固定阀的万向脚轮上端通过螺钉连接。
所述上球和下球的主体结构均由轴套、轴承和螺母组成,上球可以绕着上 轴杆转动,下球可以绕着下轴杆转动。
所述卡子上设有固定螺栓,卡子可以用作卡在乒乓球台上。
所述外套管设有固定螺钉。
所述上球架和下球架上均设有凹槽。
该练习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练习车的下部设有带固定阀的万向脚轮, 方便移动和固定。该车可安装在乒乓球台端线附近进行弧圈球技术练习,也可 以在无乒乓球台情况下进行弧圈球技术练习。该车的上球和下球能分别绕着上、 下轴杆转动,方便练习时摩擦球体。练习时,可以把该车的上球看做处于高点 期的乒乓球,专门用作拉前冲弧圈球技术练习。下球看做处于下降期的乒乓球, 专门用作拉加转弧圈球技术练习。这样练习,能使运动员正确的体会击球时机、 击球时拍面形状、击球线路,建立拍触球时的良好肌肉感觉,区分拉前冲弧圈 球和加转弧圈球技术动作不同处,确立正确的技术动作,使其快速提高击球的 命中率。此外,该练习车上还设有球盆和弹力板,球盆可以放多个乒乓球,便 于多球练习,弹力板可以用做反弹乒乓球,配合拉弧圈球技术练习。总之,采 用该车练习,既可以练习高点球拉前冲弧圈球动作,又可以练习下降期拉加转 弧圈球动作。避免了用传统方法练习不好把握击球时机的弊端,激发运动员的 学习兴趣,满足大众和专业运动员的需要。应用该练习车对提高弧圈球技术训 练效果具有实际意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弧圈球练习车的立体示意简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67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