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层油管柱分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96915.5 | 申请日: | 2015-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5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三;张洪海;国焕然;黎新春;张松江;梁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墨龙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18 | 分类号: | E21B17/18;E21B43/20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王纪辰 |
地址: | 2627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层 油管 柱分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层注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层油管柱分注装 置。
背景技术
油井投入开发后,随着开采时间的增长,油层本身能量将不断地被消耗, 致使油层压力不断地下降,粘度增加,原油产量大大减少,甚至会停产,造成 地下残留大量死油采不出来。为了弥补原油采出后所造成的地下亏空,保持或 提高油层压力,实现油田高产稳产,并获得较高的采收率,必须对油田进行注 水。
针对目前开采的油田,可将油井的油层总结为如下的几种情况,有的油井 只有一个油层,有的油井含多个油层。
对于不同的油层可以分为如下的几种注水工艺方法:
1、油套分注工艺,只能同时分注两个油层。
2、单管分层注水,最多五层注水,一次只能对一层进行注水,对另一层进 行注水时,需要对工具进行提捞作业,提捞工作量大。
3、多管分层注水,可同时进行注水,但按照目前的管柱结构只能分注两层。
综上所述,上述的注水工艺中仅仅能同时分注两层或单层油层,但是无法 实现同时分注三层油层,因此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同时分注三层油井油层的 三层油管柱分注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层油管柱分注装 置,包括套在一起的外层管柱、中间层管柱和内层管柱;
所述外层管柱的一端设有外层连接组件,所述外层管柱的另一端通过外层 变径接头连接外层注水管,所述中间层管柱的一端设有中间层连接组件,所述 中间层管柱的另一端通过中间层变径接头连接中间层注水管,所述内层管柱的 一端设有内层连接组件,所述内层管柱的另一端通过内层变径接头连接内层注 水管。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外层连接组件为外层间隙连接箍,所述中间层连 接组件为中间层间隙连接箍,所述内层连接组件为内层间隙连接箍。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外层间隙连接箍的外径为105mm-116mm,所述中间 层间隙连接箍的外径为69mm-74mm,所述内层间隙连接箍的外径为39mm-43mm;
所述外层管柱的外径为92mm-97mm,内径为79mm-85mm,所述中间层管柱的 外径为59mm-62mm,内径为49mm-54mm,所述内层管柱的外径为32mm-35mm,内 径为25mm-29mm。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外层注水管的外径为44mm-48mm,内径为 43mm-47mm,所述中间层注水管的外径为32mm-35mm,内径为25mm-29mm,所述 内层注水管的外径为16mm-26mm,内径为4mm-12mm。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外层注水管端部的注水口内径为43mm-47mm,所述 中间层注水管端部的注水口内径为24mm-30mm,所述内层注水管端部的注水口内 径为4mm-10mm。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中间层注水管与所述中间层变径接头之间通过连 接箍连接。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内层注水管与所述内层变径接头之间通过一接头 连接,所述接头的外表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接头与所述内层变径接头的连接 处设有密封圈,所述接头与所述内层注水管的连接处也设有密封圈。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三层油管柱分注装置,包括套在一起的外层管柱、中间层管柱和内层 管柱;所述外层管柱的一端设有外层间隙连接箍,中间层管柱的一端设有中间 层间隙连接箍,所述内层管柱的一端设有内层间隙连接箍;所述外层管柱的另 一端通过外层变径接头连接外层注水管,所述中间层管柱的另一端通过中间层 变径接头连接中间层注水管,所述内层管柱的另一端通过内层变径接头连接内 层注水管。利用本三层油管柱分注装置,解决了传统注水工艺的注水方式,只 能同时分注两个油层或一次只能对一层进行注水的问题,实现了对三层油层可 同时注水的目的,提高油井的注水效率,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安装,实 用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墨龙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墨龙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69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油管径向钻进用坐挂换向器
- 下一篇:可变径扶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