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箱用碳氢化合物蒸发气的捕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97026.0 | 申请日: | 2015-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5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周俊奇;游嘉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通交通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8 | 分类号: | F02M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箱 碳氢化合物 蒸发 捕集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油所挥发的碳氢化合物蒸发气的捕集技术,特别有关一种油箱 用碳氢化合物蒸发气的捕集器。
背景技术
作为燃料使用的汽油,一般在常温常压下就会生成碳氢化合物(HC)的蒸发气,由 于碳氢化合物(HC)会造成空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必须避免排放至大气中。
一般汽油都是以油箱作为容器来盛装,油箱包含独立存在的汽油容器以及附设于 引擎器械上的汽油容器,该油箱通常都具有添补汽油使用的注油口,且注油口上设有 油箱盖,该油箱盖能防止盛装于油箱内的汽油所挥发的碳氢化合物蒸发气逸散至大气 中造成空气污染。
且知,油箱内的汽油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以及供油过程的影响而生成内压,所 述内压包括膨胀压及收缩负压。进一步的说,以附设于引擎器械上的油箱为例,说明 当油箱的汽油处于高于常温的天候环境下,会加速碳氢化合物蒸发气的生成量而于油 箱内生成膨胀压,换成当油箱的汽油处于低于常温的天候环境下,或是当油箱的汽油 经由供油管路供应至引擎的过程中(油箱内油量减少),会于油箱内生成收缩负压。这 些因膨胀或收缩所生成的内压必须被调节消除,以避免因膨胀压过大而造成油箱爆裂 的危险,亦或是起因于真空负压过大而影响了供油过程的顺畅性。
坊间调节暨消除油箱内压的方式,通常是于油箱至引擎间的供油管道上,或于油 箱或其油箱盖上配置连通大气的油箱内压平衡装置。
坊间常见的油箱内压平衡装置,是于油箱至引擎间的供油管道上设置活性碳捕集 罐(activatedcarboncanister),较先进者,亦有将活性碳捕集罐设置于油箱盖的内部。 其中该活性碳捕集罐(或器)内建构出一条连通油箱的油气蒸发室与外界大气之间的导 气通道,且该导气通道必须通过活性碳容置腔室,以构筑形成所述的油箱内压平衡装 置,进而便于利用该油箱内压平衡装置来平衡油箱的所述内压,并且控制汽油蒸发后 的排放。
进一步的说,当油箱的内压大于外界大气压力时(即膨胀压),油箱内的油气会经 由导气通道而事先通过所述的活性碳容置腔室,使油气中有害的碳氢化合物蒸发气事 先被活性碳容置腔室内所容置的活性碳粉吸附,而后再经导气通道排放出经过碳粉吸 附后的空气至外界大气,藉此降低污染。相反的,换当油箱的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力 时(即真空负压,起因于油箱内油料消耗而形成),外界大气可经由导气通道过滤后进 入油箱内,形成压力回补,以平衡油箱内压并促进供油顺畅性。
由于,传统所见的上述活性碳捕集罐(或器),其内部可供油气流动通过的导气通 道存在许多的死角,直接影响到活性碳粉居间吸附油气的利用率。更甚者,一些将活 性碳捕集器一体形成于油箱盖内的设计中,在遇及活性碳粉利用率变低的情况下,乃 以加大活性碳容置腔室的数量或空间来增加活性碳粉容置量的手段,以便获得活性碳 粉吸附总量的提升,不但因此而加大了油箱盖的体积及成本,同时更造成油箱盖配置 上的困难与操作便利性而牺牲产品的实用性,结果本末倒置,故亟待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改善传统活性碳捕集器,特别是附设于油箱盖 内的活性碳捕集器,其内部形成的油气排放通道存在的死角乃至于影响活性碳粉吸附 油气的利用率的问题。进一步的说,本实用新型是以不增加油箱盖体积或不增大活性 碳容置腔室空间的手段,来提升活性碳粉吸附蒸发油气的利用率。
为了便于实现上述目的并解决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较佳技术方案,是提供 一种油箱用碳氢化合物蒸发气的捕集器,包括:一器体;一导气通道,形成于器体的 内部;一容置腔室,呈环圈状的形成于器体的内部,并且为导气通道所串接;其中, 该容置室内经由多个环圈形的隔墙间隔形成多个容置腔槽,该多个隔墙上分别形成一 缺口连通多个容置腔槽,该多个容置腔槽内载有活性碳粉,该导气通道包含由多个隔 墙上的缺口以及多个容置腔槽相互连通而形成。
上述第一款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技术效果在于:能使器体中内载活性碳粉用的多 个容置腔槽呈圆滑的环圈状分布,并且经由多个隔墙所间隔的缺口来连通导气通道, 方便活性碳粉的充填工作以缩减产制工时,并且确保活性碳粉充填品质的稳定性,还 可提升导气通道无尖锐死角的导气顺畅性,并且有效避免器体内部空间的浪费,进而 对捕集器的小型精致化与吸附利用率作出贡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通交通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通交通器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70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大流量降噪的汽车电动燃油泵总成
- 下一篇:水平全对置增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