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收割机用大豆玉米专用脱粒滚筒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97889.8 | 申请日: | 2015-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6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严华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严华君 |
主分类号: | A01F12/22 | 分类号: | A01F12/22 |
代理公司: | 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 42107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431900 湖北省荆***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割机 大豆 玉米 专用 脱粒 滚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农用收割机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收割机是一种一体化收割农作物的机械。它能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并将谷粒集中到储藏仓,然后在通过传送带将粮食输送到运输车上。随着我们农业的快速发展,农用收割机的市场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收割机其结构大多主要是针对小麦和稻谷等农作物研究设计的,用其收割小麦和稻谷等农作物十分方便,不仅作业效率高,而且收割作业的损失率很小,但是若采用同样的设备去收割大豆和玉米等农作物时,由于其脱粒用滚筒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在进行脱粒作业时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之处:一是脱粒时大豆或玉米的米粒容易被破碎,大大影响到了农作物产品的质量;二是在脱粒过程中,特别是针对大豆而言,大豆的杆和叶容易粘附在大豆的表面,不仅影响到了大豆产品的外观,而且还严重影响到了采用大豆为原料的豆制品出品率;三是脱粒完成后,一部分农作物产品会被夹杂在桔杆或玉米碎棒中排出,造成了收割后农作物的大量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十分合理,无碎粒产生,米粒表面光滑无杂色,脱粒收益率高,米粒不随杂质外排的收割机用大豆玉米专用脱粒滚筒。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收割机用大豆玉米专用脱粒滚筒,它主要由滚筒体、脱粒齿和排草板构成,所述滚筒体的两端设置有中心转轴,在该滚筒体的表面径向上安装有隔板,所述脱粒齿呈排且均匀分布固定在滚筒体表面的隔板一侧圆周上,所述排草板呈均匀分布固定在滚筒体表面的隔板另一侧圆周上。
所述脱粒齿分别通过加强筋板固定在滚筒体表面。
所述相邻两排脱粒齿呈相错开分布。
所述脱粒齿由五至七排构成。
所述各排草板均与滚筒体表面呈60至80度夹角。
所述各排草板均采用加强筋板支撑。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十分合理,脱粒主体采用滚筒状,大大减小了物料在脱粒时的活动空间,大大降低了破碎率,有效提高了米粒的完整度,米粒表面光滑无杂色,产品色泽佳,通过安装的隔板将米粒与杂质相隔开,米粒再也不会随杂质外排,大大提高了脱粒收益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和图3所示,收割机用大豆玉米专用脱粒滚筒,它主要由滚筒体1、脱粒齿2和排草板3构成,所述滚筒体1的两端设置有中心转轴4,在该滚筒体1的表面径向上安装有隔板5,所述脱粒齿2呈排且均匀分布固定在滚筒体1表面的隔板5一侧圆周上,为了有效保护滚筒体1本身不被脱粒齿2损坏,脱粒齿2分别通过加强筋板6固定在滚筒体1表面上,为了提高脱粒效果,脱粒齿2由六排构成为宜,且相邻两排脱粒齿2呈相错开分布,所述排草板3呈均匀分布固定在滚筒体1表面的隔板5另一侧圆周上,各排草板3均与滚筒体1表面呈70度夹角为宜,为了有效防止在脱粒作业时排草板3产生形变,在各排草板3底部均采用加强筋板7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严华君,未经严华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78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