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柴油发动机气缸体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98356.1 | 申请日: | 2015-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1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方凌云;郑剑梁;周柳均;叶云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00 | 分类号: | F02F1/00;F02F1/16;F02F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闫晓燕 |
地址: | 2501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发动机 缸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气缸体领域,具体是一种柴油发动机气缸体。
背景技术
传统发动机的气缸布置方式多为直列式,此种发动机的外形尺寸主要体现在长度方向上尺寸较大。而气缸体作为发动机的核心固件,是构成发动机的骨架,它的尺寸和质量直接决定了发动机的外形尺寸和整机重量。目前市场上对大功率、大扭矩的船机、发电机组、牵引车、自卸车等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船机或车辆本身又受限于发动机安装空间的狭小而不能搭载相应功率、扭矩的发动机,所以对发动机的外形尺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强度高、结构紧凑、尺寸合适、工作可靠的柴油发动机气缸体。
发明内容
为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柴油发动机气缸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柴油发动机气缸体,包括气缸体本体和位于气缸体本体下部的曲轴箱,所述气缸体本体和曲轴箱为一个整体,所述气缸体本体上设置有八个气缸,分别为左边四缸,从前端至后端依次为第一缸、第二缸、第三缸、第四缸;右边四缸,从前端至后端依次为第五缸、第六缸、第七缸、第八缸,所述气缸体呈V型八缸布置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左右气缸的中心形成的平面夹角为90°;作为优选,所述气缸体为龙门式框架结构;作为优选,所述气缸体的凸轮轴安装孔(9)布置于曲轴箱上方,位于气缸体中部位置;作为优选,所述气缸体的中上部内嵌水套腔;作为优选,所述水套腔的左右水套腔相通,形成一个环路,所述水套腔的左右水套腔的进水通过进水连通水套腔连通,出水为同一个水套腔即出水水套腔;作为优选,所述气缸体的左右两边各设计一个润滑油主油道,所述润滑油主油道分别为左主油道和右主油道;作为优选,所述气缸体的顶部设计圆弧形的燃油泵安装托架,所述燃油泵安装托架为前油泵安装托架和后油泵安装托架;作为优选,所述气缸体的前端布置水泵、风扇皮带轮系;作为优选,所述气缸体的后端与飞轮壳相连,形成一个齿轮室,布置齿轮传动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气缸体本体和曲轴箱为一个整体,为龙门式框架结构,使气缸体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气缸体为V型八缸布置结构,使发动机可以达到较大的功率、扭矩,同时发动机的外形尺寸可以大幅减小;所述左右气缸的中心形成的平面夹角为90°,使气缸体结构更加紧凑,发动机的外形尺寸可以最大幅度的减小;气缸体的凸轮轴安装孔布置于曲轴上方,位于中部位置,可以使左右两套配气机构通过一根凸轮轴驱动,结构紧凑,减少成本;气缸体的中上部内嵌水套腔,气缸体左右水套腔形成一个环路,不仅可以使气缸体达到一个较好的热平衡,还可以取消外部出水管的布置,有利于减少成本;气缸体与气缸套共同形成的环扁状水套腔,有利于气缸体在气缸中心轴线方向上的温度分布均匀化;气缸体左右两边各设计一个润滑油主油道,使得左右两边的润滑油路相对独立,可以满足左右两边的运动机构的润滑要求;气缸体顶部设计圆弧形的燃油泵安装托架,有利于燃油泵的安装更精准、稳固;同时,燃油泵布置于气缸体顶部的V型框架内,使得发动机的布置更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气缸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后端面)。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气缸体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气缸体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气缸体的前示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气缸体的后示图。
图中:1:第一缸,2:第二缸,3:第三缸,4:第四缸,5:第五缸,6:第六缸,7:第七缸,8:第八缸,9:凸轮轴安装孔,10:进水连通水套腔,11:出水水套腔,12:气缸处左、右水套腔,13:左主油道,14:右主油道,15:前油泵安装托架,16:后油泵安装托架17:曲轴箱,18:后端齿轮室,19:气缸体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具体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柴油发动机气缸体,包括气缸体本体19和位于气缸体本体下部的曲轴箱17,所述气缸体本体和曲轴箱为一个整体,所述气缸体本体19上设置有八个气缸,分别为左边四缸,从前端至后端依次为第一缸1、第二缸2、第三缸3、第四缸4;右边四缸,从前端至后端依次为第五缸5、第六缸6、第七缸7、第八缸8,所述气缸体呈V型八缸布置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83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