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提高燃机危险气体检测可靠性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98866.9 | 申请日: | 2015-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9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平;史炜;唐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漕泾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M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01507 上海市金山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提高 危险 气体 检测 可靠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危险气体检测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提高燃机危险气体检测可靠性的系统。
背景技术
燃气轮机运行时的透平间正常环境温度在130℃至150℃之间,为了防止透平间内的燃气泄漏导致事故的发生,透平间内安装了四套危险气体检测装置来检测是否有天然气的泄漏,但由于环境温度过高,一直导致危险气体检测装置的损坏无法正常工作。
中国专利CN200968942Y公开了一种气体自动采集、监测装置;具有机箱,机箱由箱体和箱盖构成,箱体内腔中安装有微型电动气泵,该微型电动气泵的吸气口与进气管连通,进气管伸出于箱体壁外,进气管上装有能够过滤水汽和粉尘的过滤器,该微型电动气泵的出气口经过三通与内、外排气管连接,内排气管的管口与箱体内腔连通,外排气管的管口露出于箱体外;内、外排气管上都装有阀门,箱体内腔中装有至少一台传感器,在箱体的侧壁上装有一向外放气的单向泄气阀。该专利中将危险气体通入箱体内腔中的整个空间,无法避免互相干扰,而且由于腔体空间的存在,使得危险气体的信号会有较大的滞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日常检修维护方便的用于提高燃机危险气体检测可靠性的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提高燃机危险气体检测可靠性的系统,包括危险气体检测机构和控制柜,
所述的控制柜设置在透平间的外部,
所述的危险气体检测机构安装在控制柜的内部,数量为n,其中n为3~5的整数,
所述的危险气体检测机构包括危险气体检测器和用于将透平间内的气体输送至危险气体检测器的抽气组件。
所述的抽气组件为真空发生器,真空发生器的一端设有压缩空气进口,另一端设有排气口,侧面设有吸气口;压缩空气进口与压缩空气管道连接,吸气口通过管道与危险气体检测器相连。
所述的危险气体探测器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危险气体检测器的出气口通过危险气体出气管与真空发生器的吸气口相连,危险气体检测器的进气口与一端设置在透平间内部的危险气体进气管相连。
所述的危险气体进气管上设有进气调节阀和过滤净化器;所述的危险气体出气管上设有流量计。
该系统还包括带有调节阀的旁路吸气管道,一端连接在进气调节阀进口之前的危险气体进气管道上,另一端连接在流量计出口之后的危险气体出气管道上。
该系统还包括报警器,所述的报警器与危险气体检测器通过线缆相连。
所述的危险气体检测机构的数量为4。
所述的危险气体进气管表面裸露或设置有冷却机构。
所述的压缩空气管道上设有调压阀。
所述的真空发生器的排气口设有排气管道,通向控制箱的外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将危险气体检测机构从透平间内部移到透平间外部的控制箱中,并集中起来,有利于日常的检修维护。
(2)用输气管将透平间内部的气体经过危险气体进气管输送出来,危险气体进气管经过自然冷却,有必要时采用冷却措施,将气体温度降至常温后引入控制箱中,传输至危险气体检测器,避免了高温环境对检测设备造成的伤害,提高了危险气体的检测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而且在进入危险气体检测器之前进行过滤,除去其中的油类和颗粒物等物质,并进行干燥,防止污染物对检测设备造成破坏。
(3)本系统可以实时在线检测透平间内的危险气体,为了防止检测信号的滞后对检测造成影响,设置了带有调节阀的旁路吸气管道,工作时,此调节阀全开,然后通过调节进气调节阀和流量计上面的阀门调节通过危险气体检测器的气体的流量,由于检测需要的气体流量较小,旁路的存在使得进气管道内的气体更新加快,进入危险气体检测器的信号的滞后较小,减少了滞后造成的影响。
(4)采用真空发生器来实现危险气体的传输,从而避免了抽气设备的电的使用,而且没有运动部件,可靠性高,同时排出的气体经过了稀释,不会造成在控制箱附近的大量聚集,从而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危险气体检测机构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漕泾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漕泾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88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