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藻华浓聚与资源化处理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99298.4 | 申请日: | 2015-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7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曹井国;杨宗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02;C02F3/28;C02F1/78;C02F1/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22 天津市河西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藻华浓聚 资源 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藻华浓聚与资源化处理的设备,特别是一种藻华生物法联合化学法脱除藻毒素并实现资源化处理的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许多大型湖泊如太湖及部分河流如海河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蓝藻水华时常发生。蓝藻水华爆发时,消耗水中大量氧气,致使水体中的水生生物因缺氧而大量死亡,同时释放藻毒素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会发出恶臭,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水华蓝藻的及时打捞,可带走大量氮磷而净化水质,且可避免蓝藻在水体中直接腐烂而导致水体进一步恶化。但是,如果大量的打捞蓝藻若不能及时有效处理处置,随意堆放,不仅会因蓝藻的腐烂发臭造成二次污染,还会因氮、磷、藻毒素的地表途径或向下淋溶而给水体环境带来新的污染威胁。因此,探寻出一条藻华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途径对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意义重大。
然而,在诸多的蓝藻资源化利用措施中,由于蛋白提取、添加剂、促长剂等途径都存在成本过高的问题而不能实现大量打捞蓝藻的处理。因此,为了实现藻华的规模无害化处理与处置,必须找寻一条快速高效的资源化途径。
在目前的蓝藻资源化利用图景中,沼气化技术集无害化、能源化和资源化为一体,收到众多研究者的青睐,但前人的研究大部分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为立足与打捞蓝藻数量巨大这一现实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在蓝藻发酵过程中,未能兼顾藻毒素的降解,导致产生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综合解决方案,依次采用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和堆肥处置,在将藻华逐步降解过程中,依次产生沼气产品和堆肥产品,并通过高级氧化技术,保证排水藻毒素达标的一种藻华浓聚与资源化处理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设备主要包括:管道混合器、膜生物反应器、藻浆泵、藻浆储池、提升泵、厌氧反应器、储泥池、螺杆泵和好氧堆肥装置;所述管道混合器、膜生物反应器、藻浆泵、藻浆储池、提升泵、厌氧反应器、储泥池、螺杆泵和好氧堆肥装置通过管道依次串联联接。所述膜生物反应器内设有膜组件,膜组件与膜出水泵、臭氧接触装置通过管道依次串联联接;所述膜生物反应器内设有膜组件,膜组件与膜出水泵、臭氧接触装置通过管道依次串联联接;所述厌氧反应器出水管道与膜生物反应器上部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依次通过好氧生物降解、厌氧生物降解和堆肥处置,在厌氧生物降解过程回收沼气,在堆肥处置后得到藻肥,实现藻华的资源化利用,通过膜生物反应器进行藻水分离,产水浊度低、不含悬浮物,有利于臭氧接触氧化,将藻毒素降低至安全水平,从而实现藻华的资源化和排水的无害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备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序号的说明》
1:管道混合器;2:膜生物反应器;2-1:膜组件;2-2:膜出水泵;2-3:藻浆泵;2-4:曝气装置;3:藻浆储池;3-1:提升泵;4:厌氧反应器;4-1:三相分离器;5:储泥池;5-1:螺杆泵;6:好氧堆肥装置;7:臭氧接触装置;A1、A2:空气;A3:沼气;A4:臭氧;W1:藻华;W2:厌氧出水;W3:膜出水;W4:产水;F1:菌剂;S1:藻浆;S2:剩余污泥;P1:堆肥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备连接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藻华浓聚与资源化处理的设备,所述设备主要包括:管道混合器1、膜生物反应器2、藻浆泵2-3、藻浆储池3、提升泵3-1、厌氧反应器4、储泥池5、螺杆泵5-1和好氧堆肥装置6;所述管道混合器1、膜生物反应器2、藻浆泵2-3、藻浆储池3、提升泵3-1、厌氧反应器4、储泥池5、螺杆泵5-1和好氧堆肥装置6通过管道依次串联联接。所述膜生物反应器内设有膜组件2-1,膜组件2-1与膜出水泵2-2、臭氧接触装置7通过管道依次串联联接;所述厌氧反应器4出水管道与膜生物反应器2上部相连通。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原理作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好氧浓缩降解、厌氧发酵、高级氧化和好氧堆肥四个阶段,其工艺按如下阶段依次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92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染废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高效电渗析污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