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青核桃脱皮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99514.5 | 申请日: | 2015-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6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黄雄;肖千文;何倩倩;蒲光兰;朱鹏;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N5/08 | 分类号: | A23N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桃 脱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核桃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青核桃脱皮机。
背景技术
核桃成熟后在其外表仍包覆有绿色的果皮,并且果皮较厚,与果核粘连较紧密,难以去除。如直接砸开,青色的果皮将与果核、果肉混在一起,不仅难以挑出果仁,而且手上沾染果皮中的汁液后,长时间难以洗掉。
为了保证核桃的销售价值,商贩们一般将核桃的青外皮去除后再进行销售。市场上去除核桃皮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用刀具刻开果皮,再将果皮沿着果核外部削掉;这种方法效率低下,比较费力,且存在一定危险性;另一种方法是用药水浸泡或喷涂在青核桃皮表面,催熟后再脱皮,但这种方法容易在果核上沾染药液,对食用者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现有技术中有一些用于脱除核桃青外皮的机械,但这些机械普遍结构复杂,不方便使用;而核桃的果核坚硬,常容易卡在机械中,造成机械的故障,维修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青核桃脱皮机,能实现青核桃皮的快速、有效地去除,同时结构简单、检修便利。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青核桃脱皮机,包括顶板和设置在顶板底部的立柱,在顶板的下方设置有脱皮槽,脱皮槽的一对侧壁上均分布有脱皮刷,脱皮刷的刷毛伸入到脱皮槽中,且两个侧壁上的脱皮刷交错设置;每一个侧壁上的脱皮刷均通过脱皮电机驱动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脱皮槽的底板为活动式结构,可通过底板侧面的把手实现底板的抽拉。
进一步地,所述的脱皮槽的下方设置有清洗槽,清洗槽底部设置有搅拌桨,搅拌桨由清洗槽底部的清洗电机驱动;在清洗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料门,清洗槽上方接有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的顶板的上方设置有加料斗,加料斗中的顶板上开设有下料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脱皮刷的刷柄上设置有皮带槽,脱皮槽每一个侧壁上的脱皮刷分布在一条直线上,通过一条皮带由脱皮电机驱动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脱皮槽的两个侧壁上分布的脱皮刷的转动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的出料门的下方设置有筛网。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采用多脱皮刷结构,能迅速划破核桃青表皮,并在脱皮刷的旋转作用下逐渐将核桃青外皮去除干净,脱皮效率高;
2.集成式结构设计,经过机器的整体处理后,即能得到干净的果核,使用非常方便;
3.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原理结构清晰,便于检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脱皮槽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代表:1-加料斗,2-顶板,3-立柱,4-脱皮电机,5-皮带,6-底板,7-出料门,8-清洗电机,9-搅拌桨,10-清洗槽,11-水管,12-把手,13-脱皮刷,14-脱皮槽,15-下料孔,16-皮带槽,17-刷毛。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核桃的青皮较为坚硬,并且核桃的果核为不规则的圆形,如通过切削的方式去皮,由于切刀的刀面是平的,则核桃上总会有切刀难以切削到的地方,使处理后的核桃上仍存在残留的青皮,因此采用切削的方式并不能很好地去皮。本方案的思路是,利用坚硬的脱皮刷13,采用高速冲刷核桃表面的办法,对核桃表面的青皮进行破坏并带走表皮结构,以实现核桃表皮的完全去除。
如图1所示,一种青核桃脱皮机,包括顶板2和设置在顶板2底部的立柱3,在顶板2的下方设置有脱皮槽14,脱皮槽14的一对侧壁上均分布有脱皮刷13,脱皮刷13的刷毛17伸入到脱皮槽14中,且两个侧壁上的脱皮刷13交错设置;每一个侧壁上的脱皮刷13均通过脱皮电机4驱动转动。
本方案的整体结构包括一个由立柱3和顶板2构成的机架,机架内部顶板2的下方设置有脱皮槽14。脱皮槽14的两端固定设置在立柱3上,并在脱皮槽14的两个侧壁上(较长的一对侧壁)设置有脱皮刷13。脱皮刷13采用钢刷,其刷毛17坚固且具有弹性。如图2所示,为脱皮刷13的设置示意图。两侧的脱皮刷13是交错设置的,即对面侧壁上的一个脱皮刷13指向本侧两个脱皮刷13之间,并且脱皮刷13之间的间距较小。将核桃倒入脱皮槽14中后,开动电机,脱皮刷13开始旋转。由于脱皮刷13之间间隙较小,因此在核桃不断的滚动过程中,核桃皮会不断地被脱皮刷13刷掉,经过一段时间后即可得到果核表面干净的核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95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