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空高顺应性球囊扩张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99639.8 | 申请日: | 2015-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72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景在平;周建;包俊敏;赵志青;冯睿;陆清声;冯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2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赵青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空 顺应性 扩张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中空高顺应性球囊扩 张导管。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结构老龄化,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率、 致残率及致死率逐年上升。以主动脉夹层为例,传统外科治疗采用开胸或 开腹的方式,用人工血管置换病变主动脉,常需要体外循环,该方式的创 伤大、失血多,并发症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腔内微创技术的广泛开展为主动脉夹层患者带来了福音,常规做法是 经股动脉小切口将移植物系统衬贴于主动脉内壁,达到隔绝夹层裂口,促 进假腔血栓化的目的。然而腔内隔绝术并不能解决所有血管病变,对严重 扭曲血管通常只允许导丝通过,移植物系统难以通过,给后续治疗带来困 难。
在腔内微创治疗过程中经常会用到球囊,分为预扩和后扩,前者目的 是扩张病变段血管,利于腔内移植物系统顺利通过;后者目的是扩张支架, 使移植物系统更好的贴覆于血管内壁。然而对于严重扭曲病变只允许导丝 通过,常规球囊、移植物系统难以通过,给下一步治疗带来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将移植物系 统有效送至病变部位的球囊导管。
本实用新型一种中空高顺应性球囊扩张导管,所述的导管沿内腔轴向 设有偏心导丝通道,该导管的管壁内沿其轴向设有球囊充盈通道;
所述导管远端的外壁上设置球囊,该球囊的囊壁厚度由中间处向两端 的连接处逐渐变薄;
所述球囊充盈通道穿过所述导管的管壁后和该球囊连通。导丝通过严 重扭曲的病变部位后,将导丝的远端穿过偏心导丝通道并导入该中空高顺 应性球囊扩张导管,通过球囊充盈通道对球囊进行充盈,使球囊固定在病 变部位远端的血管管壁内;此时在导管的内腔中经另一根导丝引入移植物 系统,当移植物系统借助所述中空高顺应性球囊导管到达靶位置后,回收 该中空高顺应性球囊导管及在偏心导丝通道内的导丝,并释放移植物系统, 成功治疗严重扭曲的主动脉夹层。
优选地,所述的球囊在其囊壁两侧分别设有标记点。
优选地,所述的导管的外径为26~36mm,内径为18~28mm;
所述偏心导丝通道的外径为2~4mm,内径为0.5~1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通过具有高顺应性的中空球囊导管成 功治疗严重扭曲的主动脉夹层。另外,对于即将破裂的主动脉疾病(如主 动脉瘤),所述中空高顺应性球囊导管能起到即刻封闭破裂口的同时允许血 液经中空通道到达病变部位的远端,不影响血管对远端器官血供,预防和 减少并发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其中:
1-导管2-偏心导丝通道3-球囊充盈通道
4-球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的一种中空高顺应性球囊扩张导管,所述的导管1沿内 腔轴向设有偏心导丝通道2,该导管1的管壁内沿其轴向设有球囊充盈通道 3;
所述导管1远端的外壁上设置球囊4,该球囊4的囊壁厚度由中间处向 两端的连接处逐渐变薄;
所述球囊充盈通道3穿过所述导管1的管壁后和该球囊4连通。导丝 通过严重扭曲的病变部位后,将导丝的远端穿过偏心导丝通道2并导入该 中空高顺应性球囊扩张导管,通过球囊充盈通道3对球囊4进行充盈,使 球囊4固定在病变部位远端的血管管壁内;此时在导管1的内腔中经另一 根导丝引入移植物系统,当移植物系统借助所述中空高顺应性球囊导管到 达靶位置后,回收该中空高顺应性球囊导管及在偏心导丝通道2内的导丝, 并释放移植物系统,成功治疗严重扭曲的主动脉夹层。另外,对于即将破 裂的主动脉疾病(如主动脉瘤),所述中空高顺应性球囊导管能起到即刻封 闭破裂口的同时允许血液经中空通道到达病变部位的远端,不影响血管对 远端器官血供,预防和减少并发症。
优选地,所述的球囊4在其囊壁两侧分别设有标记点5。
优选地,所述的导管1的外径为26~36mm,内径为18~28mm;
所述偏心导丝通道2的外径为2~4mm,内径为0.5~1mm。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 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的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 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变型 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96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囊式胃管
- 下一篇:一种医用管道固定敷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