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压油快速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99953.6 | 申请日: | 2015-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0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潘燕;王月行;王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8 | 分类号: | G01N33/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21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油 快速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测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液压油快速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液压系统可以分为高压系统和低压系统两个部分。针对低压系统的监测目前主要通过固定测试的安装油品传感器,实现油样的采集。这种方法随着时间的积累会出现测试准确性差等缺点。高压系统的监测目前主要采取在固定的取样点进行取样,进行离线测试等方法。油液在线检测技术目前在应用方面处于初步阶段,大部分技术都以针对单一系统的特定部位进行检测,满足不了对液压系统不同部位的监测。若对多台车辆的不同部位进行检测时,往往会出现测试数据繁乱、测试手段不能满足不同工况等情况。在工程机械行业中,工程车辆小型化、集中化,液压系统的高压力、大流量导致对液压油的进行在线检测较难实现。
针对液压油进行采集或者质检,需要现场进行测试后再装到车上。避免不合格油品装车后出现污染和不方便清洁等问题。此类测试装置需要现场快速测试出油样,要求数据测试准确,并能够直接判断出油品的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液压油快速监测装置,能快速测试出油样的油品状况,测试数据准确可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油快速监测装置,包括进油口、传感器和出油口,所述传感器分别与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相连,所述传感器置于采集室内,所述采集室的入口处设有液压油控制系统;所述传感器通过RS232与单片机相连,所述单片机通过USB接口与信息扫描仪相连,所述单片机通过GPRS或GPS与客户终端相连。
进一步,所述传感器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所述采集室内。
进一步,所述液压油控制系统包括温控装置、消泡装置以及过滤装置。
进一步,所述传感器为清洁度传感器、介电常数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或粘度传感器中的一种或组合。
进一步,所述进油口处设置一漏斗。
进一步,所述客户终端为计算机或手机。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将传感器安装在采集室内,并通过液压油控制系统对进入采集室的液压油的性能参数进行控制,从而保障快速准确的测试出液压油的油品状况。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组成部件及各部件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好的了解本发明的技术特征、技术内容及其达到的技术效果,现将本发明的附图结合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专利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油快速监测装置,包括进油口、传感器和出油口,所述传感器分别与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相连,所述传感器置于采集室内,优选地,所述传感器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所述采集室内,所述采集室的入口处设有液压油控制系统,用来控制进入采集室内的液压油的性能参数,从而保障快速准确地测出液压油的油品状况;所述液压油控制系统包括温控装置、消泡装置以及过滤装置,用来对液压油的温度、气泡、杂质进行控制。
所述进油口处设置一漏斗,可以直接将液压油倒入采集室进行检测。
所述传感器通过RS232与单片机相连,所述单片机通过USB接口与信息扫描仪相连,所述单片机通过GPRS或GPS与客户终端相连。所述客户终端为计算机或手机。
所述传感器为清洁度传感器、介电常数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或粘度传感器中的一种或组合。安装时,直接通过螺纹固定在采集室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进油口接入待测点,将液压油引入采集室,或者由进油口处的漏斗直接将液压油倒入采集室,由采集室内的传感器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传输给单片机,同时信息扫描仪扫描被测定的信息存入单片机,由单片机将被测点信息及对应测试数据储存起来或通过GPRS/GPS发送给计算机或手机客户端。检测完毕后,由出油口将液压油输送出本实用新型。
以上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布了本实用新型,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案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99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N型超结横向双扩散半导体金属氧化物晶体管
- 下一篇:一种新型荧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