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将三轮车底盘从待装区牵引上总装配线的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00893.5 | 申请日: | 2015-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6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兆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银钢南益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5/18 | 分类号: | B62D65/18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覃现凯 |
地址: | 530105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轮车 底盘 待装区 牵引 装配线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将三轮车底盘从待装区牵引上总装配线的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产三轮车的厂家,大部分配备的总装配线,均高于地面,不让三轮车车轮接触地面(也可以将装配线置于地面以下,但车辆下线时也有个提升出线的过程),以保证输送线的正常运行,完成后继的装配工作;因此,已经部装的三轮车底盘上总装配线的过程中,有一个提升转移工作,提升转移时需要使用起重吊机或人工推拉上线,这两种上线方式,一是提高了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要求等级,另一个则需要增加工作岗位(除1人牵引外,需增加1~2人助推),这些施工方法对提高工作效率或降低生产成本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因此,针对以上三轮车底盘上总装配线的这个缺点,设计一种能够快速牵引、安全可靠和成本较低的,三轮车总装前的底盘转移牵引上总装配线的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三轮车底盘从待装区牵引上总装配线的机构,以实现三轮车自动爬上总装配线传送带,减轻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
一种将三轮车底盘从待装区牵引上总装配线的机构,包括总装配线传送带、牵引绳以及整体抬升斜坡,
牵引绳中部固定在总装配线传送带上,牵引绳两端分别设有挂钩;
整体抬升斜坡固定在总装配线传送带一端,整体抬升斜坡中部设有前轮导向限位槽,前轮导向限位槽两侧分别设有左后轮导向限位槽和右后轮导向限位槽,左后轮导向限位槽和右后轮导向限位槽分别固定在滑块上,滑块安装在整体抬升斜坡上开设的滑槽中,滑块在滑槽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总装配线传送带的运动方向,滑槽中设有锁紧机构;
后轮下降斜坡安装在总装配线传送带入口端的两侧,与整体抬升斜坡的倾斜方向相反并互相衔接。
所述前轮导向限位槽、左后轮导向限位槽和右后轮导向限位槽的前部均为喇叭口状。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优点在于:
能够提高三轮车底盘转移上总装配线的工作效率,减轻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并且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将三轮车底盘从待装区牵引上总装配线的机构,包括总装配线传送带6、牵引绳1、整体抬升斜坡5以及后轮下降斜坡8,
牵引绳1中部固定在总装配线传送带6上,牵引绳1两端分别设有挂钩;
整体抬升斜坡5固定在总装配线传送带6的入口端,整体抬升斜坡5中部设有前轮导向限位槽2,前轮导向限位槽2两侧分别设有左后轮导向限位槽3和右后轮导向限位槽4,左后轮导向限位槽3和右后轮导向限位槽4分别固定在滑块上,滑块安装在整体抬升斜坡上开设的滑槽7中,滑块在滑槽7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总装配线传送带6的运动方向,滑槽7中设有锁紧机构,
后轮下降斜坡8安装在总装配线传送带6入口端的两侧,与整体抬升斜坡5的倾斜方向相反并互相衔接。
所述前轮导向限位槽2、左后轮导向限位槽3和右后轮导向限位槽4的前部均为喇叭口状。
工作原理及过程:
把三轮车底盘转移到整体抬升斜坡前方后,用牵引绳1两端的挂钩勾住准备上线的车的前轴两端,利用总装配线传送带6提供的动力拉动车往上走。三轮车的前轮、左后轮和右后轮分别通过前轮导向限位槽2、左后轮导向限位槽3和右后轮导向限位槽4,同时被限位槽的挤压作用而摆正方向,使得各个三轮车整齐的排列在总装配线传送带6上。
通过调节滑块在滑槽中的位置,以适应不同轮距的车辆,锁紧机构将滑块锁定而不能在工作过程中移动。
三轮车的后轮从整体抬升斜坡5上升至最高点后,紧接着沿后轮下降斜坡8平缓下降,最终使得三轮车在总装配线传送带6上的状态为,前轮位于总装配线传送带6上,三轮车后方车架底盘位于总装配线传送带6上,而两个后轮分别悬空于总装配线传送带6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银钢南益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西银钢南益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08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学习测评矫正记忆器
- 下一篇:悬臂式掘进机臂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