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装卸清淤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02258.0 | 申请日: | 201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6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黄霏;李军超;王锦;徐京宁;曹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市翔龙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16 | 分类号: | B60P1/16;B60P1/34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李锋 |
地址: | 223005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卸 清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清洁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装卸清淤车。
背景技术
清淤车主要用于清理城市下水道沙井中的淤泥,作为城市的下水道清理的专用车辆,将为城市清洁、美化城市卫生和环境发挥重要作用,现有的传统清淤车的污泥箱直接通过举升油缸与车架本体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存在如下弊端:
一、在污泥箱自卸过程中倾斜角度受到举升油缸长度的限制,通常无法实现污泥箱与地面的垂直,从而导致自卸过程中,淤泥无法完全卸载,需要借助作业人员的辅助设备才能完成;
二、举升油缸直接与污泥箱连接,在自卸过程中,由于污泥箱内装载有淤泥,重量较重,仅仅通过举升油缸来驱动污泥箱的举升,举升过程不平稳,经常出现抖动,同时还影响举升油缸的工作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装卸清淤车,本实用新型不但有效解决了传统清淤车在自卸作业过程中,污泥箱的自卸角度无法与地面垂直,自卸效果差的问题,而且有效解决了自卸车在污泥箱自卸过程中,污泥箱重量大,翻转过程中出现抖动,而且会影响举升油缸的使用寿命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装卸清淤车,包括车架本体(1),车架本体(1)上设置有污泥箱(2),污泥箱(2)与车架本体(1)之间设置有举升油缸(4),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本体(1)与污泥箱(2)之间还设置有级联升降架(3),级联升降架(3)通过举升油缸(4)的升降带动污泥箱(2)的自卸作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
所述级联升降架(3)包括与车架本体(1)相连接的固定横梁(31),固定横梁(31)一侧中部位置设置有安装纵梁(32),安装纵梁(32)通过吊耳(33)转动连接有级联支架(34),级联支架(34)自由端通过转轴连接有驱动支架(35),驱动支架(35)自由端通过转轴与污泥箱(2)底部转动连接,驱动支架(35)一侧设置有驱动转轴(36),举升油缸(4)固定端通过转轴与安装纵梁(32)转动连接,活动端与驱动转轴(36)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
所述污泥箱(2)底部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纵向加强筋(5)。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
所述污泥箱(2)一侧设置有污泥桶升降架(6)以及污泥桶固定架(7)。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一、本实用新型污泥箱与车架本体之间设置级联升降架,举升油缸通过级联升降架来驱动污泥箱的自卸翻转,不但可以实现污泥箱与地面呈90度的垂直,提高了污泥箱的自卸效果,而且还提高了污泥箱在举升过程中的稳定性;
二、本实用新型在污泥箱底部设置纵向加强筋,可显著提高污泥箱的底部的强度,防止底部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污泥箱与级联升降架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车架本体1,车架本体1上设置有污泥箱2,污泥箱2与车架本体1之间设置有举升油缸4,所述车架本体1与污泥箱2之间还设置有级联升降架3,级联升降架3通过举升油缸4的升降带动污泥箱(2)的自卸作业;所述级联升降架3包括与车架本体1相连接的固定横梁31,固定横梁31一侧中部位置设置有安装纵梁32,安装纵梁32通过吊耳33转动连接有级联支架34,级联支架34自由端通过转轴连接有驱动支架35,驱动支架35自由端通过转轴与污泥箱2底部转动连接,驱动支架35一侧设置有驱动转轴36,举升油缸4固定端通过转轴与安装纵梁32转动连接,活动端与驱动转轴36固定连接;所述污泥箱2底部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纵向加强筋5;所述污泥箱2一侧设置有污泥桶升降架6以及污泥桶固定架7。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市翔龙特种车辆有限公司,未经淮安市翔龙特种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22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障板安装机构
- 下一篇:接触网整体绝缘支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