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拟烟气脱硫的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03411.1 | 申请日: | 201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9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黄昆明;李江荣;岑望来;钟洪双;聂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国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50 |
代理公司: | 襄阳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7 | 代理人: | 严崇姚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烟气 脱硫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工程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涉及脱硫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模拟烟气脱硫的反应器。
背景技术
烟气脱硫技术是目前被公认最有效的控制二氧化硫污染的技术。国外烟气脱硫起步于19世纪,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开发了上百种烟气脱硫技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技术有钙法、钠法、镁法等技术。这些烟气脱硫技术为发达国家二氧化硫污染的控制起到了重大作用,但仍是以高开采、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为特征的传统污染治理模式。目前,全球烟气净化技术正呈现多样化、综合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适应这种发展趋势,烟气净化技术正由单纯的污染治理向循环经济型转变。可资源化的具有同时脱硫、脱硝、脱碳等综合化功能的污染控制技术是21世纪烟气净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烟气脱硫技术的关键是脱硫剂与产品出路问题。目前普遍使用的烟气脱硫技术主要是吸收法,吸收剂采用钙、钠、镁、铵等各类碱性化合物。在脱硫过程中脱硫剂大量消耗,生成的脱硫副产品与脱硫剂相比,附加价值不高,市场空间小,易造成二次污染。寻找可再生、价廉、来源丰富的原料,开发采用可循环使用的脱硫剂并回收利用硫资源生产附加价值高的脱硫副产品的烟气脱硫技术是实现烟气脱硫由传统污染治理模式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循环经济型模式转变的关键。而催化法在烟气脱硫过程中催化剂不消耗,脱硫效率高,工艺简单,流程短,适应性强,副产物易资源化回收利用。
新型催化法主要有以下技术特点:1)新型催化法烟气脱硫技术脱硫效率高;2)变传统的高开采、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的烟气二氧化硫污染治理模式为低消耗、高效益的循环经济型模式;3)变不可再生脱硫剂为可再生、可长期使用的脱硫剂,充分实现废物综合利用,促进企业循环经济发展;4)变高温催化为低温、浓度波动范围大的催化氧化;5)变低附加价值脱硫副产物为高附加值的脱硫副产物;6)脱硫剂一次投入后可长期使用,消耗量少,避免钙法、氨法、镁法、钠法等技术需随时加入脱硫剂,脱硫剂消耗量大的问题;7)可用于气量、浓度波动大的烟气处理,操作弹性大,完全能够适应机组大范围的负荷波动;8)工艺流程短,设备少;9)由于工艺简单,能耗低,装置建设和运费用较低;10)脱硫的最终产物为硫酸,没有其他不可再利用的副产物。
发明内容
本实用的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新型催化法提供一种可有效控制脱硫反应条件,长期持续高效运行的模拟烟气脱硫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模拟烟气脱硫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立式管体和密封套装在立式管体外的立式套管;立式管体顶端设有催化剂进料口,上部侧面设有烟气出口,底端设有液体排出口;立式管体下部设有带有气孔的导流板,导流板以上的立式管体内腔形成催化剂填料区,导流板以下的立式管体内腔形成冷凝液聚集区;立式套管腔内设有缠绕于立式管体的螺旋气管,螺旋气管下端与冷凝液聚集区连接,螺旋气管上端穿过立式套管管壁并设有烟气入口;立式套管上部侧面设有循环水出口,下部侧面设有循环水入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立式管体底部设有圆锥台形固定底座;液体排出口顺固定底座圆锥面向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导流板上均匀分布有直径为2-3mm的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催化剂进料口设有进料口直径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气液分离、固液分离,气相烟气与固相催化剂均匀接触,脱硫效果好,系统阻力小,能耗低,可长期持续高效运行,并且成本低的特点。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催化法的脱硫的反应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催化剂进料口,2、烟气出口,3、循环水出口,4、烟气入口,5、循环水入口,6,液体排出口,7、固定底座,8、导流板,9、填料区,10、螺旋气管,11、循环水区,12、冷凝液聚集区,13、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国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国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34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渗透系统余压能量回收再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脱硫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