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加压法稀硝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03643.7 | 申请日: | 201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7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金沛灿;何肖廉;黎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龙山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21/40 | 分类号: | C01B21/4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梁斌 |
地址: | 311223 浙江省杭州市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压 硝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加压法稀硝酸装置。
背景技术
双加压法硝酸装置采用双加压法生产硝酸,如申请号为201420293262.7、名称为双加压法硝酸生产装置的中国专利。
目前的双加压法硝酸装置存在如下缺点:
1、在高温季节时产量达不到设计平均值,其主要原因是受“四合一机组”中的空气轴流压缩机打气量偏少的影响,从而制约了生产装置的硝酸成品产量。
2、双加压稀硝装置中尾气透平机由于设计原因,其出口NOx尾气的温度一般都比设计值105℃偏高,有些装置则高达170℃以上,该高温尾气原直接送往Ф1.2×62米尾气烟囱进行高空排放,尾气的低温热能未能充分回收利用。尾气温度偏高的主要原因是1、由于装置中的废热锅炉出口气体温度高480℃,造成尾透进口NOx尾气温度偏高370-380℃;2、同时尾气透平机的实际热回收效率也与设计值存在一定的差距,故造成出口尾气温度高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双加压法稀硝酸装置,使装置在高温季节增加产量,同时提高热能回收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加压法稀硝酸装置,包括氨蒸发器、氨过滤器、混合器、氨氧化炉、废热锅炉、高温气换热器、低压反应水冷器、氧化氮分离器、氧化氮压缩机、第一尾气预热器、高压反应水冷器、吸收塔、漂白塔、尾气分离器、冷却器、第二尾气预热器、氨还原反应器、尾气膨胀机、氨过热器装置、空气过滤器和轴流压缩机;
氨蒸发器、氨过滤器、混合器、氨氧化炉、废热锅炉、高温气换热器、低压反应水冷器、氧化氮分离器、氧化氮压缩机、第一尾气预热器、高压反应水冷器、吸收塔、漂白塔依次连接;空气过滤器、轴流压缩机、混合器依次连接;吸收塔、尾气分离器、冷却器、第二尾气预热器、氨还原反应器、尾气膨胀机、氨过热器装置依次连接;漂白塔还与氧化氮压缩机和轴流压缩机连接;吸收塔还与氧化氮分离器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氨过热器装置包括第一氨过热器和第二氨过热器;氨蒸发器的气氨出口与第二氨过热器的冷流体入口连通;第二氨过热器的冷流体出口与第一氨过热器的冷流体入口连通;氨蒸发器的气氨出口与第一氨过热器的冷流体入口连通;氨过滤器的气氨入口与第一氨过热器的冷流体出口连通;尾气膨胀机的尾气出口与第二氨过热器的热流体入口连通;
还包括鼓风脱湿装置,鼓风脱湿装置包括鼓风机、换热器、除雾器、冷水泵和制冷机组;鼓风脱湿装置设置在空气过滤器和轴流压缩机之间,空气过滤器、鼓风脱湿装置、轴流压缩机依次连接;空气过滤器的气体出口与鼓风机的气体入口连通;鼓风机的气体出口与换热器的热流体入口连通;换热器的热流体出口与除雾器的入口连通;除雾器的出口与轴流压缩机的入口连通;换热器的冷流体出口、冷水泵、制冷机组、换热器的冷流体入口依次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氨过热器装置还包括第一进气氨管路、第二进气氨管路、第三进气氨管路、去氨过滤器管路、烟囱管路、NOx尾气管路;第一进气氨管路一端与氨蒸发器的气氨出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氨过热器的冷流体入口连通;第二进气氨管路一端与第二氨过热器的冷流体出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氨过热器的冷流体入口连通;第三进气氨管路一端与氨蒸发器的气氨出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氨过热器的冷流体入口连通;去氨过滤器管路一端与氨过滤器的气氨入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氨过热器的冷流体出口连通;NOx尾气管路一端与尾气膨胀机的尾气出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氨过热器的热流体入口连通;烟囱管路与第二氨过热器的热流体出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氨过热器装置还包括尾气旁路;尾气旁路一端与NOx尾气管路连通,另一端与烟囱管路连通。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第一进气氨管路、第二进气氨管路、第三进气氨管路、去氨过滤器管路、烟囱管路、尾气旁路、NOx尾气管路上均安装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鼓风脱湿装置还包括膨胀水箱;膨胀水箱与换热器的补水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鼓风脱湿装置还包括排水器和排水箱,换热器的排水口、排水器、排水箱依次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龙山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龙山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36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碳化硼煅烧耐火炉体
- 下一篇:简易制氧机水路布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