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单雨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05463.2 | 申请日: | 201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8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靳立强;褚学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S1/18 | 分类号: | B60S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雨刷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雨刷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单雨刷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节能减排的大力推进,小型、微型汽车不断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这类汽车不仅能满足人们在城市中通勤的基本需求,更以其易停、省油、易保养等优点逐渐成为汽车行业新宠。
雨刷器是安装在风窗上的重要附件,它的作用是扫除风窗玻璃上妨碍视线的雨雪和尘土。因此,它对于行车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雨刷器按其驱动方式可分为机械式、真空式、气压式、液压式和电动式等。现代汽车一般采用电动刮水器,其优点是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电动刮水器由电机、曲柄、传动杆、刮臂和刮片组成。电机旋转时,带动曲柄和传动杆工作,使刮臂连同刮片在玻璃上运动。这种雨刷器通过设置有两个雨刷杆,两个雨刷杆同时工作,以更大面积的扫除风挡玻璃上的雨雪和尘土。
但是,小型、微型汽车普遍车身宽度较小,风窗玻璃狭窄,无法安置传统的双雨刷系统;而单雨刷系统又存在很多问题:刮刷面形状为一标准扇形,刮刷面积完全取决于雨刷长度,而雨刷长度又不能超过风窗玻璃上平面,于是造成刮刷面积不足,严重影响了驾驶员雨天视线,埋下安全隐患。在驾驶员清洗玻璃时,由于雨刷刮刷面积不足,又会造成风窗清洗装置无法清洗到风窗边缘,造成车辆不美观、甚至由于积灰造成影响驾驶员视线。
因此,现在急需一种能够应用在小型车上的单雨刷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开发了一种汽车单雨刷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雨刷器刮刷面积不足的缺陷,使车窗边缘也能够清洗干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单雨刷系统,包括:
摇杆,其能够绕摆动中心左右摆动;
摆套,其与所述摇杆固定连接,所述摆套上设置有导向孔;
雨刷杆,其穿过所述导向孔,使所述雨刷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摆套上下滑动,并且所述摆套能够带动所述雨刷杆左右摆动;
导轨,其与设置于雨刷杆底端的滑轮相配合,所述滑轮抵靠所述导轨并且沿着导轨移动;
其中,所述摇杆向左或向右摆动时,带动所述雨刷杆一同摆动,在滑轮与导轨的配合下使雨刷杆相对于摆套向上滑动,以实现更大刮刷面积。
优选的是,所述汽车单雨刷系统还包括曲柄和连杆,所述曲柄、连杆和摇杆组成曲柄摇杆机构,所述曲柄与电机连接,在电机带动下做圆周运动,进而带动所述摇杆左右摆动。
优选的是,所述摇杆向左和向右摆动的最大角度相等。
优选的是,所述摇杆向左和向右摆动的最大角度不相等。
优选的是,所述导轨呈U形。
优选的是,所述导轨左右对称。
优选的是,所述摇杆置于竖直位置时,所述滑轮位于所述导轨的最底端。
优选的是,所述摇杆与摆套一体成型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常规单雨刷系统只能刮刷一个扇形面积而造成刮刷面积不足的缺陷,通过导轨与导向孔来限制雨刷杆的摆动角度和长度,实现了更大的刮刷面积,减少了雨水对驾驶员视野的阻挡,使玻璃清洗装置发挥更好的作用,增大清洗面积。通过改变导轨的形状,可以取代现有的双雨刷系统。而本实用新型与双雨刷系统相比,减少了雨刷数量,对驱动力的要求也同时下降,使车身电子系统更加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单雨刷系统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摆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雨刷杆外边缘路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单雨刷系统,包括曲柄摇杆机构、电机140、摆套150、雨刷杆160以及导轨170。
所述曲柄摇杆机构由曲柄110、连杆120、摇杆130以及机架组成。曲柄110的一端和摇杆130的一端分别与固定的部件铰接后可以将机架省略。
所述曲柄110与电机140连接,在电机140的带动下做圆周运动,而摇杆130在左右两个极限位置之间做摆动运动。
如图2所示,曲柄110上固定连接有摆套150,所述摆套150上开设有导向孔151,所述导向孔151的轴线与曲柄110的长度方向平行。即当所述曲柄110在左右极限位置之间做摆动运动时,摆套150也随着曲柄110一同做摆动运动,并且所述摆套150百度的速度和角度均与曲柄150摆动的速度与角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54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