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立式拉丝漆包机烘炉两次触媒燃烧环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05466.6 | 申请日: | 201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0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万全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西玛梅达电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聂启新 |
地址: | 214112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立式 拉丝 包机 烘炉 两次 触媒 燃烧 环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丝漆包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漆包机的烘炉。
背景技术
高速立式拉丝漆包机常规采用催化前电加热以及一次触媒燃烧结构,其需要催化前的电 加热作为催化前的燃烧基点,由于催化前工艺设定温度比较高,要达到绝缘漆溶剂蒸汽的充 分燃烧需要大量电加热辅助加热,溶剂蒸汽燃烧不够充分,催化后的温度比较低,能耗比较 高,增加了漆包线生产企业的成本,并且由于溶剂蒸汽未能得到完全充分的燃烧,从而产生有 毒有害气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进行研究和改进,提供一种高速立式拉丝漆包机烘 炉两次触媒燃烧环保装置,其具有溶液蒸气利用率高,有毒有害气体零排放,生产成本大幅降 低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高速立式拉丝漆包机烘炉两次触媒燃烧环保装置,包括炉膛及加热催化区,所述加 热催化区通过电机驱动的循环风机与炉膛蒸发区相连,所述加热催化区通向热风分配管,热 风分配管的端部安装有出口调节风门,热风分配管的出口朝向漆包线走向通道,所述加热催 化区包括依次连接的一次催化前电加热区、一次催化室、一次催化后补充加热区及二次催化 室,所述一次催化前电加热区及所述一次催化后补充加热区中均设有多根电加热管,所述一 次催化室及二次催化室均安装有倾斜放置的催化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催化板下端的催化室底部抬高形成一导向缩口。
所述一次催化室的入口处带有一朝向催化板的扩口。
所述扩口由所述一次催化室的入口处底部向下倾斜形成。
所述热风分配管包括与二次催化室连接的导入段、朝向漆包线走向通道的导出段及连接 于导入段与导出段间的过渡段,所述导入段为渐变缩口形状,所述导出段为渐变扩口形状。
所述过渡段为弧形弯管结构,其弧形内侧为半圆弧结构。
所述出口调节风门安装于热风分配管的导出段的出风口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采用烘炉循环系统催化前后触媒燃烧组合结构设计,提高了催化触媒燃烧前 的实际温度,降低了催化触媒燃烧前的电加热用电耗能,增加了两次催化触媒燃烧的装置, 提高了催化触媒燃烧后吹入炉膛的实际生产温度,充分确保了炉膛固化区设定温度的误差, 使炉膛固化区、中心以及进口循环风机吸入的热空气做到低耗能的循环利用,大大降低了生 产漆包线的吨耗电,同时由于烘炉两次触媒燃烧装置充分发挥了两次催化的效果,提高了催 化后温度,使生产漆包线所产生的大量溶剂蒸汽得到完全充分的燃烧后排入大气,彻底解决 漆包线企业的环保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膛;2、电机;3、循环风机;4、炉膛蒸发区;5、热风分配管;51、导入段; 52、过渡段;53、导出段;6、出口调节风门;7、漆包线走向通道;8、一次催化前电加热区; 9、一次催化室;10、一次催化后补充加热区;11、二次催化室;12、电加热管;13、催化板; 14、导向缩口;15、扩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高速立式拉丝漆包机烘炉两次触媒燃烧环保装置,包括炉膛1 及加热催化区,加热催化区通过电机2驱动的循环风机3与炉膛蒸发区4相连,加热催化区 通向热风分配管5,热风分配管5的端部安装有出口调节风门6,热风分配管5的出口朝向漆 包线走向通道7,加热催化区包括依次连接的一次催化前电加热区8、一次催化室9、一次催 化后补充加热区10及二次催化室11,一次催化前电加热区8及一次催化后补充加热区10中 均设有多根电加热管12,一次催化室9及二次催化室11均安装有倾斜放置的催化板13。
如图1所示,催化板13下端的催化室底部抬高形成一导向缩口14。其目的为减小蒸汽 流截面使得蒸汽加热充分与均匀。
如图1所示,一次催化室9的入口处带有一朝向催化板13的扩口15,扩口15由一次催 化室9的入口处底部向下倾斜形成。其目的在于增加催化剂接触面积,同时缓冲蒸汽流速进 而增加催化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西玛梅达电工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西玛梅达电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54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防火电缆的生产装置
- 下一篇:预绞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