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功能性多层复合光伏背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05763.0 | 申请日: | 2015-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2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杨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光伏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49 | 分类号: | H01L31/049;B32B27/08;B32B27/30;B32B27/32;B32B27/36;B32B7/12;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能 多层 复合 背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封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功能性多层复合光伏背板。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背板是光伏组件中极其重要的封装材料,对电池片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同时其直接与外界环境大面积接触,承担着保障光伏组件25年稳定发电的重要使命,必须具备卓越的耐老化(湿热、干热、紫外)、耐电气绝缘、水蒸气阻隔、尺寸稳定等性能。
目前背板主要以PET为基材在两面复合耐候性高分子薄膜(氟膜、聚乙烯膜、聚酰胺膜等)或涂覆氟涂料,无论是复合型背板还是涂覆型背板一般只有三层高分子薄膜,厚度在200-400μm之间,常常存在着反光率低、导热性差的问题,影响电池片的发电效率,甚至有些背板还不能满足一些严苛的环境要求,由于水汽、紫外线的破坏作用出现黄变、脱层、裂纹等问题直接导致组件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结构设计增加两层耐候聚烯烃薄膜,明显的提高了背板的水汽阻隔性、导热性、局放性等性能的技术方案:
一种功能性多层复合光伏背板,其特征在于:由耐候外层A、耐候外层B、中间基层、内层A及内层B由上至下依次叠加构成,所述耐候外层A、耐候外层B、中间基层及内层A之间均通过高分子胶黏剂粘接,所述内层B为内层A下表面涂层。
作为优选,耐候外层A的厚度为20-40μm。
作为优选,耐候外层B的厚度为50-100μm。
作为优选,中间基层的厚度为100-300μm。
作为优选,内层A的厚度为50-100μm。
作为优选,内层B的厚度为20-40μ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设计增加两层耐候聚烯烃薄膜,明显提高了背板的水汽阻隔性、导热性、局放性等性能,背板水汽透过率小于1.0g/m2·d(红外法),导热系数介于3.0-5.0W/M·K,相对漏电起痕指数测试结果大于400V(IEC等级为II级),反射率(400-1100nm)大于85%,使用本实用新型背板封装的光伏组件在85℃,85%湿度,外加1000V负向电压,测试96h后,组件前后功率衰减最大不超过1%。不仅能够降低背板失效的风险,还可以实现组件发电增益,同时内层涂层的引入还能够增强背板与封装EVA胶膜的粘结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功能性多层复合光伏背板,由耐候外层A1、耐候外层B2、中间基层3、内层A4及内层B5由上至下依次叠加构成,耐候外层A1、耐候外层B2、中间基层3及内层A4之间均通过高分子胶黏剂6粘接,内层B5为内层A4下表面涂层,耐候外层A1的厚度为20-40μm,耐候外层B2的厚度为50-100μm,中间基层3的厚度为100-300μm,内层A4的厚度为50-100μm,内层B5的厚度为20-40μm。
其中耐候外层A1为聚氟乙烯膜和聚偏氟乙烯膜的一种。耐候外层B2为耐候型聚烯烃薄膜,由聚乙烯、聚丙烯、乙烯-辛烯共聚物、钛白粉、滑石粉、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正硅酸乙酯、过氧化二异丙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十八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十六烷基酯、二月桂酸二丁基锡、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油酸酰胺按一定重量组分构成。与此同时中间基层3为PET薄膜。内层A4为耐候型聚烯烃薄膜,由聚乙烯、聚丙烯、乙烯-辛烯共聚物、钛白粉、滑石粉、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正硅酸乙酯、过氧化二异丙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十八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十六烷基酯、二月桂酸二丁基锡、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油酸酰胺按一定重量组分构成。高分子胶黏剂是聚氨酯胶黏剂、环氧树脂胶黏剂、丙烯酸树脂胶黏剂的一种。内层B5由聚四氟乙烯树脂、聚偏氟乙烯树脂、聚三氟氯乙烯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中的两种或多种混合构成。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光伏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中天光伏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57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