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钵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06076.0 | 申请日: | 201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5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连纪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纪煌 |
主分类号: | A47G33/00 | 分类号: | A47G33/00;A47G19/02;A47G1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8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佛教的钵,具体是涉及一种以紫砂为材质、大小 适中、满足饭、菜、汤、水的分开食用的新型钵。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钵盂主要有以下缺点:
A、大小不适中:按佛教规定,一钵之量刚够一僧食用,而传统的钵 大的太大,容量达1500毫升以上,小的太小,容量仅200毫升左右;
B、材质不环保:传统的陶制钵盂表面工艺是上紫砂色釉水,材质低 劣,釉层易脱落;
C、隔热性能差:传统钵盂的底部大抵分两种,一种是平底的,另一 种圆底的,装上饭后温度太高,手无法端钵;
D、易破损:传统陶钵的烧成温度仅在750-900度之间,陶质较软,易 破损;
E、功能单一:仅有钵盂,无法满足饭、菜、汤的分开食用;
F、造型不实用:传统钵盂的口偏小,钵腰偏大,取食不方便;
G、手持感差:传统钵盂的底部为平底和圆底两种,不便手持,易脱 落;
H、置放不平稳:传统钵盂的底部为平底和圆底两种,平底钵在食物 热气的渗透下,亦滑动,圆底钵则更容易倾倒,使用寿命短。
综上所述,针对传统的钵盂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 新型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钵,包括戒钵、金钟 碗、菜盘、杯子,其大小适中,功能多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新型钵,包括戒钵、金钟碗、菜盘、杯子,所述戒钵的上端 开口的直径大于外底部的直径,所述戒钵的上端开口与外底部之间向外凸 出呈弧形,金钟碗的碗口直径大于戒钵的上端开口的直径,金钟碗放置在 戒钵的上端开口上,菜盘的开口直径大于金钟碗的碗口直径,所述菜盘的 开口扣合在戒钵和金钟碗之上或者所述菜盘放置在所述戒钵的下方。
上述的一种新型钵,其中,所述戒钵的直径为13.8厘米,高8.0厘米, 应用容量为650毫升;所述金钟碗的直径11.7厘米,高6.5厘米,应用容量 为250毫升;所述菜盘的直径13.8厘米,高度3.2厘米,容量为250毫升。
上述的一种新型钵,其中,还包括一个杯子,所述杯子放置在所述金 钟碗内。
上述的一种新型钵,其中,所述戒钵、金钟碗、菜盘、杯子均由紫砂 制作而成。
上述的一种新型钵,其中,所述戒钵的外底部设置内凹。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大小适中;
2)外底部采用内凹设计,导热慢,隔热性能佳;
3)韧性高,抗热震性能高,紫砂烧成温度在1100度以上,硬度介于 陶跟瓷之间。
4)功能多样,可用做饭钵、汤碗、菜盘、水杯等,除日常食用,也 可作为炖盎。
5)整体设计采用人体工程学原理,手感舒适,食用方便。
6)材质环保,钵取材于上等紫砂原矿,优越于陶、木、瓦等其它材 质,瓷质结实环保,手感细而不腻;能适应冷热急变,置于文火上烹烧加 温不开裂,透气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戒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金钟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菜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戒钵、菜盘相结合后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钵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钵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戒钵2金钟碗3菜盘4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钵,其结构为包括戒钵1、金钟碗2、菜盘 3、杯子4,所述戒钵1的上端开口的直径大于外底部的直径,所述戒钵1的 上端开口与外底部之间向外凸出呈弧形,金钟碗2的碗口直径大于戒钵1的 上端开口的直径,金钟碗2放置在戒钵1的上端开口上,菜盘3的开口直径 大于金钟碗2的碗口直径,菜盘3的开口扣合在戒钵1和金钟碗2之上或者所 述菜盘3放置在所述戒钵1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纪煌,未经连纪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60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出汁结构及具有其的榨汁机
- 下一篇:一种防潮拼装地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