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07833.6 | 申请日: | 201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7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高麟;汪涛;樊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53/86;B01D53/56;B01D53/78;B01D53/60;B01D46/48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王睿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 一体化 装置 | ||
1.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于壳体(1)内部的隔板(110),所述隔板(110)将壳体(1)内部分隔为除尘室(A)以及脱硝室(B),所述除尘室(A)内设有过滤元件(120),所述过滤元件(120)由烧结金属多孔材料或烧结陶瓷多孔材料构成,所述脱硝室(B)内设有脱硝装置,所述除尘室(A)上设有供待过滤气体进入的待过滤气体进气口(130),除尘室(A)上设置的供已过滤气体排出的已过滤气体出气口与脱硝室(B)的待脱硝气体进气口连通,所述脱硝室(B)还设有已脱硝气体出气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室(A)内部被过滤孔板(150)分隔为下部原气室(a1)以及上部净气室(a2),所述过滤元件(120)通过过滤孔板(150)设置于原气室(a1)内,所述待过滤气体进气口(130)与原气室(a1)连通,所述已过滤气体出气口与净气室(a2)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气室(a2)内设有反吹清灰管(210),所述反吹清灰管(210)位于已过滤气体出气口下方区域,所述反吹清灰管(210)外接有压缩气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硝装置包括设置于脱硝室(B)上部的液氨喷吹管(310)以及向下逐层设置的SCR催化剂层(320),所述液氨喷吹管(310)外接有液氨源,所述液氨喷吹管(310)位于待脱硝气体进气口的下方区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10)竖直设置于壳体(1)内部并将壳体(1)内部分隔为左部的除尘室(A)和右部的脱硝室(B),所述隔板(110)上端与壳体(1)顶部之间留有作为已过滤气体出气口和待脱硝气体进气口的间隙或者隔板(110)上开有作为已过滤气体出气口和待脱硝气体进气口的通孔(14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部设有支撑架(410),所述除尘室(A)底部设有粉尘收集部(420),所述粉尘收集部(420)下端开有卸灰口(421),所述脱硝室(B)底部设有已脱硝气体排气管(43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收集部(420)为倒锥体状,所述已脱硝气体排气管(430)包括倒锥体(431)以及倒锥体(431)一侧水平延伸出的输气管(4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783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气除尘脱硝脱硫净化系统
- 下一篇:新型热镀锌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