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杆式涡旋混炼射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07853.3 | 申请日: | 201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5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肖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积康螺杆制造(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0 | 分类号: | B29C45/20;B29C45/4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1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杆 涡旋 混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用螺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螺杆式涡旋混炼射咀。
背景技术
伴随着塑胶行业的日益发展,螺杆头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但是对于螺杆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现有的混炼射咀的混炼效果靠的是交叉河流形成被动的混炼,并且会损失注射时的压力,导致混炼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资源的利用率也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目前射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混炼射咀,通过螺旋阀芯上设置螺旋通道,使在螺旋通道和螺槽中的混炼物质进行分流和合流,让混炼及混色的物质扩散均匀,提高产品品质,缩短成型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螺杆式涡旋混炼射咀,子射咀;与子射咀连接的射咀中体,所述射咀中体的内部设置有通孔;与射咀中体连接的法兰连接体,其特征在于:该射咀还包括螺旋阀芯,所述螺旋阀芯上设置有螺棱和螺槽,所述螺旋阀芯位于所述射咀中体的通孔内,所述螺旋阀芯的螺棱上设置有螺旋通道,所述螺旋通道与所述螺槽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通道与所述螺槽之间的夹角在0度到90度之间,所述螺棱和所述螺槽的数量均在1到10个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阀芯两端设置有第一螺旋头和第二螺旋头,所述第一螺旋头上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二螺旋头上设置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分别与所述螺槽和所述子射咀相通,所述第二通道分别与所述螺槽和所述法兰连接体相通,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分别为多个,所述第一螺旋头和第二螺旋头的锥角度数均在20度到150度之间;
进一步地,该射咀还包括护套,所述护套位于所述射咀中体的通孔内且环绕所述螺旋阀芯的外表面,所述护套的直径稍大于所述螺旋阀芯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子射咀靠近尾端设置有第一螺牙,所述射咀中体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牙相匹配的第二螺牙,所述射咀中体的尾端设置有第三螺牙,所述法兰连接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螺牙相匹配的第四螺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牙位于所述子射咀靠近尾端的内壁,所述第二螺牙位于所述射咀中体前端的外表面,所述第三螺牙位于所述射咀中体尾端的内壁,所述第四螺牙位于所述法兰连接体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该射咀还包括第一紧固装置和第二紧固装置,所述第一紧固装置位于所述子射咀靠近尾端的外表面,所述第二紧固装置位于所述射咀中体靠近尾端的外表面,所述第一紧固装置和第二紧固装置均为六角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紧固装置和第二紧固装置均为六角螺母;
进一步地,该射咀还包括加热圈,所述加热圈套装在所述射咀中体上;
进一步地,该射咀还包括热电耦,所述热电耦套装在所述射咀中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阀芯长度为10-300mm,直径为10-100mm,所述螺棱的宽度为1-10mm,所述每个螺棱上螺旋通道的数量为1-5个。
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优点:通过通过螺旋阀芯上设置螺旋通道,使在螺旋通道和螺槽中的混炼物质进行分流和合流,让混炼及混色的物质扩散均匀,提高产品品质,缩短成型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螺杆式涡旋混炼射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螺旋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螺旋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子射咀,2-射咀中体,3-法兰连接体,4-螺旋阀芯,5-护套,6-第一紧固装置,7-第二紧固装置,401-螺旋通道,403-螺槽,405-第一通道,407-第二螺旋头,409-螺棱,411-第二通道,413-第一螺旋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积康螺杆制造(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积康螺杆制造(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78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色纳米橡胶EVA射出模具
- 下一篇:模内贴标系统的堆叠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