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样品信息化采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09184.3 | 申请日: | 2015-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3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蒲刚;杨军;熊昌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荣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样品 信息化 采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粮油、食品及其装具、农产品、兽药、水、药品等样品采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样品信息化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样品采集中,基本上停留在手书笔耕阶段。通常是采样人员将样品信息通过纸质文件多联复写、人工记录后,交由样品采集各相关方签字确认(如供样人、样品采集人、行政监督执法人员等)。信息录入反复进行,工作量非常大,极其容易出差错,而且这样的样品采集单据送回实验室后字迹模糊、有的书写潦草,无法准确辨识,经常导致收样时无法保证样品记录信息的准确度、清晰度;另外一些样品采集与时间、过程有密切关系的责任也不好界定。因此,缺乏一种实用、有效、主动的信息化处理技术和控制手段,无法为样品采集后进行的检测检验及报告编制环节自动提供各种数据支持,很难符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质检总局163号令)中关于样品采集方面的管理要求,存在样品信息记录不准确、不真实的隐患。缺少图像、视频、现场背景等信息资料的备案留底。而若为了保证采集样品记录信息的准确性,必须派遣更多的人力、高度依赖工作人员的自觉性来确保整个样品采集工作的正常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样品采集及其检测数据监管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样品信息化采集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样品信息化采集系统,包括有,用于样品信息采集的采样智能终端装置、用于样品信息处理的样品中心服务器和打印装置;所述的采样智能终端装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分别连接样品中心服务器和打印装置;
所述的采样智能终端装置包括有,信息集合传输模块、条形码/二维码扫描模块、NFC/RFID扫描模块、电子签名模块、定位模块、摄像模块、指纹录入模块;所述的信息集合传输模块分别连接条形码/二维码扫描模块、NFC/RFID扫描模块、电子签名模块、定位模块、摄像模块、指纹录入模块;所述信息集合传输模块包括有无线网络模块和数据接口模块;
所述的样品中心服务器包括有,信息收发模块、信息处理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的信息处理模块分别连接信息收发模块和存储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样智能终端装置采集样品信息,然后通过发送装置分别发送智能终端采集的样品信息到样品中心服务器和打印装置,自动打印样品采集确认单,使得整个样品采集过程完全信息化操作,为样品采集后进行的检测检验环节提供各种数据支持,符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减少各种信息反复的人工录入工作量,提高了样品采集工作效率,降低人为差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样品信息化采集系统,包括有,用于样品信息采集的采样智能终端装置、用于样品信息处理的样品中心服务器和打印装置;所述的采样智能终端装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分别连接样品中心服务器和打印装置;
所述的采样智能终端装置包括有,信息集合传输模块、条形码/二维码扫描模块、NFC/RFID扫描模块、电子签名模块、定位模块、摄像模块、指纹录入模块;所述的信息集合传输模块分别连接条形码/二维码扫描模块、NFC/RFID扫描模块、电子签名模块、定位模块、摄像模块、指纹录入模块;所述信息集合传输模块包括有无线网络模块和数据接口模块;
所述的样品中心服务器包括有,信息收发模块、信息处理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的信息处理模块分别连接信息收发模块和存储模块。
采样智能终端装置可通过对现有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进行适当改装而成。
样品采集人员针对样品采集标准、技术规范的修改、增删信息、下发样品采集标准、技术规范及程序、任务传输至样品中心服务器,
采样智能终端装置通过条形码/二维码扫描模块、NFC/RFID扫描模块、电子签名模块、定位模块、摄像模块、指纹录入模块采集样品信息,包括时间、地点、人员、背景资料、视频等数据信息,通过信息集合传输模块上传到样品中心服务器,并通过打印装置完成打印。
实施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荣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荣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91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现实时监控的智能行车记录仪
- 下一篇:异形天线的三维通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