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轨道的声屏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09404.2 | 申请日: | 2015-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3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彭翰泽;殷康余;梁道军;宋丰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8/00 | 分类号: | E01F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1 上海市闵行区七***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轨道 屏障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属于环境保护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轨道的声屏障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轨道的声屏障可分为金属声屏障和非金属声屏障,无论金属声屏障和非金属声屏障均是设置在轨道的两侧,通过增加高度和厚度来吸收和阻隔噪声,此种声屏障距离轨道较远,由轨道发出的噪声经过空气的传播后才能到达声屏障表面,即噪声传导路径中的降噪,声屏障在传播的过程中进行了充分的发散,导致声音绕过声屏障传向居民区,传向声屏障的声音强度趋弱,声屏障的吸声和隔声实际作用减弱,造成材料和人工的浪费,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在声源处即可将噪声降低的吸声防噪结构障成为铁路行业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降噪效果优越的用于轨道的声屏障系统。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轨道的声屏障系统,其包括分别设置在轨道外侧的近轨声屏障,所述近轨声屏障包括吸声面、隔声面、上侧面以及由上述各面所形成的空腔,该空腔内填充有吸声材料,所述吸声材料为全部填充或部分填充,所述近轨声屏障沿Y轴方向的截面形状为上大下小的类梯形结构。
优选地,其还包括远轨声屏障,所述远轨声屏障设置在所述近轨声屏障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近轨声屏障固定设置在所述远轨声屏障和所述轨道之间的地面上或固定设置在所述远轨声屏障的朝向所述轨道的内侧面上。
优选地,当所述轨道为两个或以上时,在所述轨道之间还固定设置有附加吸声装置。
优选地,所述附加吸声装置在Y轴方向的截面形状为上大下小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附加吸声装置在Y轴方向的截面形状为T行结构、梯形结构或类梯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附加吸声装置包括平台和支撑该平台的数个支撑结构。
优选地,所述平台下部、在所述各支撑结构之间设置有吸声结构,所述吸声结构包括位于两侧的分别设置有透声孔的两个第一吸声面,该两第一吸声面和所述平台下侧面共同形成第一空腔,该第二空腔内填充有吸声材料,所述吸声材料为全部填充或部分填充。
优选地,所述附加吸声装置包括位于两侧的两第二吸声面和第二上侧面以及由两第二吸声面和第二上侧面所形成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吸声面上设置有透声孔,所述第二空腔内填充有吸声材料,所述吸声材料为全部填充或部分填充。
优选地,当所述吸声材料为部分填充时,所述吸声材料组成多层的吸声材料层结构,各层之间留设有空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轨道的声屏障系统,其通过轨道两侧靠近轨道较近的位置设置近轨声屏障,并通过对该近轨声屏障的形状设计,即近轨声屏障的顶端弯向轨道方向,并在其空腔内加设吸声材料,有效地阻隔和吸收了由轨道处所发出的噪音,从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传播,相比普通结构的声屏障,其降噪量可增加3~10分贝。进一步,再通过设置远轨声屏障进一步阻隔和吸收噪声,显著降低了到达居民区的噪音能量,有效保证了铁路沿线居民的身心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附加吸声装置3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近轨声屏障1的全填充结构示意图;
图4为近轨声屏障1的第一种部分填充结构示意图;
图5为近轨声屏障1的第二种部分填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94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