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间轴承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09792.4 | 申请日: | 2015-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0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卫宁;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南京金陵船厂 |
主分类号: | F16C23/00 | 分类号: | F16C23/00;F16C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 轴承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万吨级、单轴承、大桨叶、低转速、环保油润滑船舶的尾轴承单位面积负载的精确控制方法,具体是一种中间轴承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万吨级船舶尾轴承多采用镗孔压装的方式,由于是水平式镗孔,再加上镗孔机本身的精度问题,镗孔后的轴孔不可避免的与理论轴线产生偏差。同时、尾轴承压装好后,内径的同心度也会加工及压装应力的影响产生偏差。这两种误差叠加在一起,就会导致尾轴承与尾轴的有效接触面积减少,进而,使尾轴承单位面积负载增大,如果尾轴承采用低牌号的环保油润滑,就容易产生高温而烧损的事故。
为此,在轴系安装过程中,首先利用激光同心测量仪对中间轴承进行精确定位,确保尾轴与尾轴承完全接触。然后,以尾轴承左右油槽为起点,沿轴承内径圆周方向,用特制的工装及着色法对尾轴承内径底部进行拂配,从尾轴承底部尾端面起往前,使轴承内径下半部拂配着色均匀,消除轴承内径因加工、压装应力等因素造成的内径同心度偏差。这样,就可以确保尾轴承与尾轴成线性接触,进而,提高轴承与轴的有效接触按面积。使尾轴承安全可靠的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善尾轴承与尾轴有效接触面积的方法与中间轴承组件、拂配工装。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善尾轴承与尾轴有效接触面积的方法:
第一步,精确定位中间轴承:尾轴承压装好后,利用激光同心度测量仪对尾轴承的内径进行检查,并以实际测量轴线为基准将中间轴承本体大致放到位,在中间轴承本体中套接中间轴承空心假轴,所述中间轴承空心假轴为一段可套接于中间轴承本体中的螺管,用于观察定位;用激光同心度测量仪检查中间轴承空心假轴垂直和水平方向与实际轴线的同心度:通过调整中间轴承四角螺栓,使中间轴承空心假轴与尾轴承实际中心同心偏差≯0.05mm;再按轴系校中计算书的理论值,在中间轴承基座上安装中间轴承调整垫块,精确调整中间轴承本体的高度,偏差≯0.05mm;该步骤精确定位中间轴承的高度位置,从而使尾轴与尾轴承完全接触。但是,尾轴与尾轴承仍很可能是点状型接触。
第二步,对尾轴承内径底部着色拂配:清洁尾轴承内部;清洁拂配工装的外表面,所述拂配工装包括操作手柄、连接座板、拂配面,两个操作手柄通过连接板分别连接在拂配面的两端;在拂配面均匀涂抹着色蓝油;将通过操作手柄拂配工装放入尾轴承内部,在放入的过程中,保证拂配工装与尾轴承内表面不接触;以尾轴承左右油槽为起点,手扶拂配工装的操作手柄,使拂配面沿尾轴承内表面圆周方向来回滚动;根据尾轴承内表面着色情况,用平面刮刀拂刮高点;然后在重复着色拂配,直至尾轴承内径下半部,从尾轴承尾端面起往前,沿轴线方向着色均匀时,工作完成。该步骤对尾轴承内径的下半部进行着色拂配,从而,消除尾轴承内径因加工、压装应力而产生的同心度偏差,使尾轴与尾轴承成线性接触,而不是点状接触。
优选的,第一步中安装中间轴承调整垫块时,点焊固定中间轴承调整垫块,并做好记号以便中间轴承精确复位。
一种用于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改善尾轴承与尾轴有效接触面积的方法的中间轴承组件,它包括中间轴承本体、中间轴承空心假轴、中间轴承调整垫块,中间轴承基座,所述中间轴承调整垫块安装在中间轴承基座之上,中间轴承调整垫块和中间轴承基座共同安置中间轴承本体,中间轴承空心假轴为一段可套接于中间轴承本体中的螺管,中间轴承空心假轴套接于中间轴承本体中用于尾轴承的安装定位。
优选的,所述中间轴承空心假轴内外圆同心,偏差≯0.05mm。
一种用于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改善尾轴承与尾轴有效接触面积的方法的拂配工装,它包括操作手柄、连接座板、拂配面,两个操作手柄通过连接板分别连接在拂配面的两端。
优选的,拂配面的圆柱度偏差≯0.02mm,表面粗糙度>1.6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使尾轴承与尾轴有效接触,确保尾轴承单位面积负载不超过设计最大允许值,避免尾轴承因使用环保油而发生高温烧损重大机损事故,确保船舶航行安全,为企业减少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中间轴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利用中间轴承组件及激光同心度测量仪精确定位中间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拂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利用拂配工装着色拂配尾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南京金陵船厂,未经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南京金陵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97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悬浮轴承骨架及磁悬浮轴承
- 下一篇:一种螺旋纹耐磨铜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