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腹部带蒂皮瓣供瓣区敷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10001.X | 申请日: | 2015-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6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杨薛康;胡大海;韩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A61M1/00;A61M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腹部 带蒂皮瓣供瓣区 敷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腹部带蒂皮瓣供 瓣区敷贴装置。
背景技术
上肢是烧创伤最易发的部位之一,通常该部位烧创伤会造成严重的皮 肤软组织损伤,同时造成肌腱、神经、血管的暴露,需要用皮瓣进行修复。 腹部带蒂皮瓣是修复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最经典的手术之一,在临床应用 非常广泛。但是该手术仍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供瓣区。
1)通常情况下,供瓣区会直接缝合,但是在皮瓣切取面积过大时, 供瓣区张力太大,容易裂开。
2)受区与供瓣区临近,而受区创面尤其是蒂部通常分泌物较多,容 易污染供瓣区,如果换药不及时,容易导致供瓣区感染。
3)行腹部带蒂皮瓣的患者必须强迫体位,且大多数患者需石膏固定, 这会导致换药操作困难,加大了供瓣区感染的风险。
针对现有技术中皮瓣切取面积过大时,供瓣区张力太大,容易裂开的 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腹部带蒂皮瓣供瓣区敷贴装置,以至少 解决现有技术中皮瓣切取面积过大时,供瓣区张力太大,容易裂开的技术 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腹部带蒂皮瓣供瓣区敷贴装置, 包括:第一敷料层,覆盖设置在皮瓣供瓣区;吸盘,活动设置在第一敷料 层上;负压发生装置,与吸盘连接,用于产生负压使吸盘收缩将第一敷料 层压紧在皮瓣供瓣区上。
进一步地,第一敷料层为内部具有不规则收缩孔的软质材料。
进一步地,第一敷料层为聚氨酯泡沫海绵,其中,第一敷料层中含有 纳米银。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敷料层,覆盖设置第一敷料层上,其中,第 二敷料层为PU半透膜,第二敷料层的内侧面涂有生物胶,第二敷料层的 面积大于第一敷料层的面积。
进一步地,第二敷料层的中心部位具有过孔,吸盘通过过孔与第一敷 料层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过孔的截面积与吸盘的盘面的面积相匹配。
进一步地,还包括:压力感应器,设置在吸盘中,用于感应吸盘中的 负压数值。
进一步地,还包括:调节器,设置在负压发生装置上,并与压力感应 器连接,用于根据压力感应器感应到的负压数值调节负压发生装置的负压 大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腹部带蒂皮瓣供瓣区敷贴装置,通过在 皮瓣供瓣区覆盖设置第一敷料层,并在第一敷料层上活动设置吸盘,将吸 盘与负压发生装置连接,负压发生装置产生负压使吸盘收缩将第一敷料层 压紧在皮瓣供瓣区上,减小皮瓣供瓣区的张力,避免皮瓣供瓣区发生裂开。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皮瓣切取面积过大时,供瓣区张力太大,容易裂开的技 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 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 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腹部带蒂皮瓣供瓣区敷贴装 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腹部带蒂皮瓣供瓣区敷贴装 置的吸盘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 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 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腹部带蒂皮瓣供瓣区敷贴装置,如图1所示, 包括:第一敷料层1、吸盘2和负压发生装置3,第一敷料层1覆盖设置 在皮瓣供瓣区;吸盘2活动设置在第一敷料层1上;负压发生装置3与吸 盘2连接,用于产生负压使吸盘2收缩将第一敷料层1压紧在皮瓣供瓣区 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00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