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受污染空气的净化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11900.1 | 申请日: | 2015-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0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袁绍楠;武楠浩;姜婷婷;张鹤;王晨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F24F13/2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文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0 | 代理人: | 吴国清 |
地址: | 163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染 空气 净化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受污染空气的净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资源掠夺式发展的弊端逐渐显现,尤其是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大气污染是直接关乎人们日常生活的、也是人们最关心的一种环境污染。如何治理大气污染,保证人们能呼吸到新鲜空气正成为环境治理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使用设备对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受污染空气进行净化是治理空气污染的最直接手段,但现有的工业用的空气净化设备大多采用过滤的方式进行净化,这种方式只能去除空气中的粉尘,不能滤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成分,因此净化不彻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净化更彻底、净化效果更好的受污染空气的净化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受污染空气的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的壳体的内部空间被隔板分隔成过滤室和电离室两部分,隔板的上部设置有风道口,所述的过滤室内设置有过滤布筒,所述的电离室内设置有至少两个由正极板和负极板组成的电极组,正极板和负极板分别与高压电源的正负极电连接,正极板和负极板平行设置,正极板上密布有放电针,进风口和出风口对称设置在壳体两侧的下部,进风口设置在过滤室一侧,出风口设置在电离室一侧。
所述的壳体的四周以及电离室的底部设有圆角。
每两个电极组之间均设置有导流板,导流板的上端有一朝向风道口的90°弯折,弯折处设置有圆角。
所述的高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不小于6000V。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在过滤净化的基础上增设了电离净化装置,改善了净化效果。
2、通过高压放电作用,电离净化装置可以电离多种夹杂在空气中的多种有害气体;另外,电离产生的副产物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杀灭空气中的有害细菌。
3、导流板的设置,可以将从风道口流入电离室的空气均匀分流,使经过各个电极组的空气流量大致相同,以充分发挥各电极组的作用。
4、圆角的设置,使空气的流动更顺畅,有利于减小阻力,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进风口,2-过滤布筒,3-圆角,4-风道口,5-导流板,6-负极板,7-出风口,8-放电针,9-正极板,10-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进风口1和出风口7,所述的壳体的内部空间被隔板10分隔成过滤室和电离室两部分,隔板10的上部设置有风道口4,所述的过滤室内设置有过滤布筒2,所述的电离室内设置有至少两个由正极板9和负极板6组成的电极组,正极板9和负极板6分别与高压电源的正负极电连接,正极板9和负极板6平行设置,正极板9上密布有放电针8,进风口1和出风口7对称设置在壳体两侧的下部,进风口1设置在过滤室一侧,出风口7设置在电离室一侧。
壳体的四周以及电离室的底部设有圆角3。圆角3的设置,使空气的流动更顺畅,有利于减小阻力,降低能耗。
每两个电极组之间均设置有导流板5,导流板5的上端有一朝向风道口4的90°弯折,弯折处设置有圆角。导流板5的设置,可以将从风道口4流入电离室的空气均匀分流,使经过各个电极组的空气流量大致相同,以充分发挥各电极组的作用。
为了达到电离有害气体的目的,所述的高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不小于6000V。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受污染的空气从进风口1进入过滤室后,经过过滤布筒2的过滤后流向壳体上方并通过风道口4进入电离室,然后经导流板5分流后经过各电极组,经过电极组的电离净化后,由出风口7排出。
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在过滤净化的基础上增设了电离净化装置,改善了净化效果。通过高压放电作用,电离净化装置可以电离多种夹杂在空气中的多种有害气体;另外,电离产生的副产物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杀灭空气中的有害细菌。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19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