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浅表血管超声检查探头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12807.2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6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亮;杨成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东亮 |
主分类号: | A61B8/00 | 分类号: | A61B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浅表 血管 超声 检查 探头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浅表血管超声检查的辅助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浅表血 管超声检查探头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超声影像检查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治过程中,其中包括浅表血管超声影 像检查。在进行浅表血管检查过程中,由于人体尤其是肢体构造的不规则性, 超声探头无法放置在检查部位的表面,同时浅表血管易被外力压扁变形,所以 必须由检查人员一手持探头对抗重力并变换方向、角度、高度等进行扫查,另 一手操作超声仪器以获得预期参数,在此过程中会因为检查者肌肉疲劳、两手 配合不当、患者体位不利等因素造成检查过程不顺利、耗时长、结果不满意或 不准确等情况。目前已有的超声探头支架多数为穿刺引导架,尚没有能够解决 上述浅表血管超声检查时存在问题的超声探头支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浅表血管超声检查探头支 架。该支架可以把持超声探头,并可由操作者放置于一定区域内的任何空间位 置,具有一定的抗重力阻尼,能够方便操作并获得满意的超声检查结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下列技术方案:一种浅表血管超声检查 探头支架,包括万向悬臂支架和定位云台夹,所述的万向悬臂支架由平口钳、 下支臂杆、上支臂杆、下支臂座、中支臂座、上支臂座、下拉力弹簧、上拉力 弹簧组成,所述的下支臂杆为一对平行设置的杆,两条杆的两端枢接在中支臂 座和下支臂座的连接轴上使下支臂杆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下支臂杆的中部设 有与下支臂座连接的下拉力弹簧,所述的上支臂杆为一对平行设置的杆,两条 杆的两端枢接在中支臂座和上支臂座的连接轴上使上支臂杆构成另一个平行四 边形,上支臂杆的中部设有与中支臂座连接的上拉力弹簧,下支臂座设有支架 臂支柱,支架臂支柱与平口钳上的支柱孔活动插接并可360度旋转和定位;所 述的定位云台夹由探头夹子、万向调节云台组成,探头夹子与万向调节云台连 接并可随意调节活动角度。
所述的万向调节云台由探头夹子、球面接头锁孔件、球面接头、球面接头 连杆和球面接头螺母组成,探头夹子固定连接球面接头锁孔件,球面接头设在 球面接头锁孔件的锁孔内并可各向活动,球面接头连杆与上支臂座连接,并可 调整角度。
所述的万向调节云台设有云台座,云台座的下部设有云台底座,云台底座 下端设有与万向悬臂支架连接的螺孔,云台底座的轴与云台座孔连接并可360 度旋转,云台座的侧面设有云台座定位旋钮;云台底座上部设有球面接头锁孔, 球面接头锁孔内设有球面接头,球面接头通过连接柱与探头夹子固定连接。
所述的云台底座上设有旋转调节的刻度。
所述的平口钳其支柱孔的侧壁上设有支柱定位旋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将超声检查探头摆放在理想的空间位置, 与受检查体接触生成超声影像并避免压迫造成的血管变形和超声检查参数变 化,减少检查者体力支出,增加摆位和变换检查参数的协调性,缩短检查时间, 减少检查误差,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部件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其中一款定位云台夹的示意图。
图4为另一款定位云台夹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定位云台夹与万向悬臂支架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万向悬臂支架1和定位云台夹2,所 述的万向悬臂支架1由平口钳11、下支臂杆14、上支臂杆17、下支臂座12、 中支臂座15、上支臂座18、下拉力弹簧13、上拉力弹簧16组成,所述的下支 臂杆14为一对平行设置的杆,两条杆的两端枢接在中支臂座和下支臂座的连接 轴上使下支臂杆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下支臂杆的中部设有与下支臂座连接的 下拉力弹簧13,所述的上支臂杆17为一对平行设置的杆,两条杆的两端枢接在 中支臂座和上支臂座的连接轴上使上支臂杆构成另一个平行四边形,上支臂杆 的中部设有与中支臂座连接的上拉力弹簧16,下支臂座设有支架臂支柱110, 支架臂支柱与平口钳上的支柱孔111活动插接并可360度旋转和锁紧定位;所 述的定位云台夹2由探头夹子25和万向调节云台组成,探头夹子与万向调节云 台连接并可随意调节活动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东亮,未经张东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28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然新型微生物有机肥料
- 下一篇:立体艺术抛釉砖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