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现浇墙体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13147.X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4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肖成君;汤智;路智文;姚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勇 |
主分类号: | E04G11/20 | 分类号: | E04G1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51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墙体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现浇墙体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建筑工程中的墙体需要一批专业瓦工进行施工建设,由于采用人工堆砌的方式,效率低、墙面平整度差、施工速度慢,造成施工建设费用高,提高了工程成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工程施工中采用现场整体拼装模板浇注墙体的办法,通过人工整体拼装模板,然后在模板形成的空腔中浇注轻质浆料形成墙体,这种墙体对传统施工效率有所改善,但整体拼装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工工时以及大量的模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建筑施工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浇墙体成型装置,减少了模板用量,提高工程建设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现浇墙体成型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现浇墙体成型装置,包括模板和升降机构,所述模板形成型腔,所述模板设于升降机构上,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模板上下移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和升降绳,所述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垂直于地面固定,所述第二固定柱上端设有定滑轮,所述模板上设有动滑轮,所述升降绳一端固定于第一固定柱上端,另一端分别绕过动滑轮和定滑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固定柱上设有栓绳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固定柱上设有手摇盘绳轮,所述手摇盘绳轮上设有手摇杆,所述升降绳的另一端缠绕于手摇盘绳轮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绳的另一端缠绕于升降电机的输出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模板一体成型,所述模板中设有长方体状型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模板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通过锁紧机构锁紧,所述动滑轮设于第一模板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锁紧机构为若干锁紧螺栓,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上设有若干对应的螺纹孔,所述锁紧螺栓穿过螺纹孔固定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锁紧机构为夹具,所述夹具包括连接部和设于连接部两端的夹持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模板外表面和第二模板外表面均设有横龙骨和竖龙骨。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现浇墙体成型装置的有益效果是:模板形成型腔,通过向型腔中注入轻质浆料,待轻质浆料凝固后通过升降机构移动模板,再次注入轻质浆料从而浇注出墙体,避免使用大量模板,减少了模板组合时间,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建设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现浇墙体成型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现浇墙体成型装置一实施例中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现浇墙体成型装置一实施例中模板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现浇墙体成型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现浇墙体成型装置实施例三中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现浇墙体成型装置实施例三中模板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和图2,一种现浇墙体成型装置,包括模板21和升降机构,所述模板设于升降机构上,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模板21上下移动。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柱11、第二固定柱12和升降绳14,所述第一固定柱11包括底座112和立杆111,所述底座112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立杆111一端设有内螺纹,所述立杆111螺纹连接于底座112上,调节立杆111和底座112,使立杆111的另一端顶接于作业楼屋顶板上,从而使第一固定柱11固定于作业楼底板和顶板之间,所述第二固定柱12与第一固定柱11的结构相同,因此,第二固定柱12固定于作业楼底板和顶板之间。所述第二固定柱12上端设有定滑轮13,中部或下部设有栓绳部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勇,未经姚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31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带紧固件
- 下一篇:一种具有多重保护的复合建筑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