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乐器电动调音弦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13498.0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2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彭正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正宇 |
主分类号: | G10D3/14 | 分类号: | G10D3/1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乐器 电动 调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辅助用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乐器电动调音弦钮装置。
背景技术
弦乐器是乐器家族内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古典音乐乃至现代轻音乐中,几乎所有的抒情旋律都由弦乐声部来演奏。可见、柔美、动听是所有弦乐器的共同特征。弦乐器的音色统一,有多层次的表现力:合奏时澎湃激昂,独奏时温柔婉约;又因为丰富多变的弓法(颤、碎、拨、跳,等)而具有灵动的色彩。
弦乐器的发音方式是依靠机械力量使张紧的弦线振动发音,故发音音量受到一定限制。弦乐器通常用不同的弦演奏不同的音,有时则须运用手指按弦来改变弦长,从而达到改变音高的目的。
弦乐器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弦线进行调整,以达到调音、变调以及特殊演奏时需要设置的空弦状态下的琴弦张力,现有技术中,弦线的调整主要依靠人工手动调整,人工手动调整不但效率低,并且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乐器电动调音弦钮装置,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人工调整弦线存在效率低、不准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乐器电动调音弦钮装置,包括有外壳、齿轮组、卷弦轴、电动马达以及手柄;该齿轮组设置于外壳内,该卷弦轴可转动地竖向设置于外壳的外表面,卷弦轴的下端伸入外壳内并与齿轮组联接,该电动马达设置于外壳内,电动马达与齿轮组联接,电动马达通过齿轮组带动卷弦轴正反转动,该手柄可转动设置于外壳的外表面,手柄的一端伸入外壳内与齿轮组联接,手柄通过齿轮组带动卷弦轴正反转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用于连接电动马达和外部控制芯片的触点探针。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包括有座体和盖体,该盖体设置于座体上并与座体围构形成容置空间,该齿轮组和电动马达均位于容置空间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手柄位于座体的外侧面,该卷弦轴位于盖体的表面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齿轮组包括有伞齿、小齿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和第七齿轮,该伞齿与手柄固定安装连接并与第一齿轮齿合,该小齿轮安装固定在电动马达的输出轴上并与第一齿轮齿合,该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和第七齿轮依次齿合连接,该第七齿轮与卷弦轴固定安装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设置有齿轮组、卷弦轴、电动马达和手柄,电动马达通过齿轮组带动卷弦轴正反转动,实现自动调节,手柄通过齿轮组带动卷弦轴正反转动,实现手动调节,自动调节和手动调节可自由切换选择,实现对弦乐类乐器的快速准确地根据演奏者需要时改变弦线张力(音高或物理震动频率),从而达到调音、变调以及特殊演奏时需要设置的空弦状态下的弦线张力,为使用者在演奏或表演时实现快速准确的自动调音或者变调及特殊调音度,极大改善和提高演奏者对于乐器的调音时间和音准度。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外壳11、座体
12、盖体20、齿轮组
21、伞齿22、小齿轮
23、第一齿轮24、第二齿轮
25、第三齿轮26、第四齿轮
27、第五齿轮28、第六齿轮
29、第七齿轮30、卷弦轴
40、电动马达50、手柄
60、触点探针。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外壳10、齿轮组20、卷弦轴30、电动马达40以及手柄50。
该齿轮组20设置于外壳10内,该卷弦轴30可转动地竖向设置于外壳10的外表面,卷弦轴30的下端伸入外壳10内并与齿轮组20联接,该电动马达40设置于外壳10内,电动马达40与齿轮组20联接,电动马达40通过齿轮组20带动卷弦轴30正反转动,该手柄50可转动设置于外壳10的外表面,手柄50的一端伸入外壳10内与齿轮组20联接,手柄50通过齿轮组20带动卷弦轴30正反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正宇,未经彭正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34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