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透水预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13513.1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9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武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401331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井下 透水 预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警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煤矿井下透水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煤矿生产来说,“透水”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事故,甚至比瓦斯爆炸的后果还要严重,严重威胁煤矿的安全生产。如果稍微不注意出现“透水”事故,会引发巨大的人员伤害及财产损失。而现在对可能发生的“透水”都是通过人工凭经验判断,不能全天24小时监控。另外人员判断容易出现失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矿井下透水预警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煤矿井下透水预警装置,包括警报装置、微处理器、PH传感器、探针、水压传感器、红外热像仪、显示屏、传感器存放盒、红外热像仪、A/D转换器、外壳和信号放大器;所述PH传感器和水压传感器通过导线与预警装置连接,探针安装在PH传感器和水压传感器上,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上设有传感器存放盒,所述红外热像仪安装在外壳的外表面上,所述警报装置安装在外壳的内部,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A/D转换器和信号放大器,所述微处理器安装在外壳的内部,所述显示屏嵌套安装在外壳的外表面上,所述PH传感器、水压传感器与红外热像仪的输出端与信号放大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器的输出端与A/D转换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A/D转换器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显示屏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PH传感器、水压传感器与红外热像仪为并联连接。
进一步,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侧壁上设有防磁装置。
进一步,所述微处理器的底部设有散热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煤矿井下透水预警装置,红外热像仪与温度报警的结合使用更能让用户掌握生产现场的情况,并根据产现场的红外传感仪与温度报警结合及时判断,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预警装置通过导线与PH传感器和水压传感器传输的数据到处理器中进行分析判断,并通过警报装置预警,通过与红外热像仪的结合使用,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实现对水灾害的实时监测和预警,避免灾害的发生,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监测效果好,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中:1-警报装置;2-微处理器;3-PH传感器;4-探针;5-水压传感器;6-红外热像仪;7-显示屏;8-传感器存放盒;9-红外热像仪;10-A/D转换器;11-外壳;12-信号放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见图1和图2所示,一种煤矿井下透水预警装置,包括警报装置1、微处理器2、PH传感器3、水压传感器5、红外热像仪6、显示屏7、传感器存放盒8、红外热像仪9、和外壳11;PH传感器3和水压传感器5通过导线与预警装置连接,探针4安装在PH传感器3和水压传感器5上,外壳11的外表面上设有传感器存放盒8,用于放置传感器的,红外热像仪6安装在外壳11的外表面上,警报装置1安装在外壳11的内部,外壳11的内部安装有A/D转换器10和信号放大器12,微处理器2安装在外壳11的内部,显示屏7嵌套安装在外壳11的外表面上,PH传感器3、水压传感器5与红外热像仪6的输出端与信号放大器1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信号放大器12的输出端与A/D转换器1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A/D转换器10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微处理器2的输出端与显示屏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PH传感器3、水压传感器5与红外热像仪6为并联连接,外壳11的内表面侧壁上设有防磁装置,微处理器2的底部设有散热片,将警报装置安装在相应的位置后,PH传感器3和水压传感器5通过探针4将其插入相应的地点后,对煤矿井下的水中的压力和PH值的变化来判断预警是否要发生透水事故,提取通过警报装置1做出预警,在发生透水事故的情况下,通常是温度会下降,通过红外热像仪6探测的温度,低于预警的温度时候,警报装置1就会响起,通过多方面的结合探测,提高了预警能力,降低透水事故率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未经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35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