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盘电絮凝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13565.9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3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朱云庆;王传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1/463 | 分类号: | C02F1/463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中科新兴专利事务所 65106 | 代理人: | 张莉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盘 絮凝 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转盘电絮凝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电絮凝是以铝、铁等金属为阳极,在直流电场作用下,溶出Al、Fe等离子,水解、聚合及氧化后,形成桥连的羟基络合物、多核羟基络合物以及氢氧化物等,从而去除废水水中的油、悬浮颗粒物以及有机物等。电解絮凝水处理过程中,不仅对油、悬浮物有絮凝沉淀作用,而且阳极的氧化作用和阴极的还原作用也能够去除水中多种污染物,特别是有机污染物。然而,传统的电絮凝技术采用多极板间隔排列,极板厚度为5-10mm,利用极板密集排列增强溶出效果,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这一技术由于极板厚度小,损坏较快,需要频繁更换,同时极板损耗不均匀,往往容易形成穿孔现象,降低处理效率,此外由于极板排列较为密集,很难通过搅拌实现液体均匀混合,造成处理效果差。因此如何能够开发新型电絮凝装置,既保证处理效率,又能够延长极板寿命,同时通过可以实现反应液的均匀搅拌,将会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盘电絮凝水处理装置,该装置是由壳体、阴极板、中心转轴、柱状阳极、柱状阳极支撑、转动电机、进水口、出水口、支撑腿、排污口、底板、轴支撑、阳极接线柱、阴极接线柱、调距连接轴和溢流槽组成,运行时,废水样从装置下部进入壳体内,转动电机带动中心转轴和阴极板转动,在电场的作用下,Fe、Al离子溶出,在阴极板导流槽的搅动作用下,均匀溶于水中,并发生水解、聚合反应,桥连形成网状絮体,反应停止后,将废水中的油、悬浮物、胶质类有机物包裹、絮凝、沉降分离,废液由排污口排出,从而实现水体净化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转盘电絮凝水处理装置,该装置是由壳体、阴极板、中心转轴、柱状阳极、柱状阳极支撑、转动电机、进水口、出水口、支撑腿、排污口、底板、轴支撑、阳极接线柱、阴极接线柱、调距连接轴和溢流槽组成,在壳体(1)内底部通过柱状阳极支撑(5)固定柱状阳极(4),柱状阳极(4)中心开孔并与中心转轴(3)绝缘,在柱状阳极(4)两侧对称位置设有阴极板(2),阴极板(2)与中心转轴(3)连接,在中心转轴(3)的两端分别固定阴极接线柱(14)、调距连接轴(15)和轴支撑(12),轴支撑(12)的下端与底板(11)连接固定,轴支撑(12)的一端与阴极接线柱(14)连接,在中心转轴(3)的一端固定转动电机(6),壳体(1)的底部固定在底板(11)上,在底板(11)上设置有排污口(10)。
阳极接线柱(13)通过柱状阳极支撑(5)与柱状阳极(4)连接。
在阴极板(2)上设有若干个导流槽(18)。
在底板(11)的底部设有进水口(7),底板(11)的上部设有出水口(8),出水口(8)的前端设置溢流槽(16)。
中心转轴(3)和阴极板(2)与外界电源阴极连接。
阴极板(2)的材质为不锈钢、钛、铝或石墨电极。
柱状阳极(4)的材质为铁、铝或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转盘电絮凝水处理装置,该装置的特点主要有:(1)通过转动电机,带动阴极板转动,实现柱状阳极的均匀消耗,提高反应效率;(2)阳极采用柱形设计,增加了阳极的使用使命,降低阳极更换频率,减少设备费用和人工成本;(3)阴极板内侧安装导流斜板,在阴极板转动过程中,带动液体搅动,使反应过程混合均匀。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转盘电絮凝水处理装置,该装置通过转动电机带动阴极板转动,实现柱状阳极的均匀消耗,提高反应效率;阳极采用柱形设计,增加了阳极的使用使命,降低阳极更换频率,减少设备费用和人工成本;阴极板内侧安装导流斜板,在阴极板转动过程中,带动液体搅动,使反应过程混合均匀。克服了传统电絮凝技术极板寿命短,更换频繁,反应液混合不均匀等缺点,利于实现电絮凝技术在实际水处理工艺中的应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列举了单级转盘电絮凝装置的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根据本装置通过增加阴极板和柱状阳极的数量,形成多套极板并列或者串联运行的多级转盘电絮凝装置,放大装置的处理量,同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阴极板和柱状阳极的装配方法是竖直排列,本领域技术人员受到本专利的启发,采用水平排列或者其他排列方式,从而获得与本实用新型的相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35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偏硅酸发生器
- 下一篇:一级三段反渗透处理临海水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