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碳酸乙烯酯精制的膜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13579.0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7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国;严平;史利涛;李国朝;杨涛;代军;王春风;程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江学院;九江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1/00 | 分类号: | B01D61/00;B01D65/00;C07D317/38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张文杰 |
地址: | 332005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碳酸 乙烯 精制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具体讲是一种用于碳酸乙烯酯精制的膜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锂电池电解液,是制作锂电池的重要原料。作为电解液的碳酸乙烯酯,对其含有的乙二醇和水含量,均要求低于10ppm。目前,在工业生产中,通常是以采用精馏塔的形式,通过精馏除去碳酸乙烯酯中的乙二醇和水。这种生产方式,存在残余乙二醇含量较高,精馏分离所得的产品纯度不高,且原料损失量较大的缺陷,极大地制约了工业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不足或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碳酸乙烯酯精制的膜过滤装置,该装置能够较好解决现有精馏工艺生产的碳酸乙烯酯产品中乙二醇和水分含量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用于碳酸乙烯酯精制的膜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过滤灌和陶瓷膜管,所述的陶瓷膜管安装置在过滤灌内,陶瓷膜管的上端密封,下端伸入过滤灌底部封头,所述的过滤灌外部设置有加热夹套,在加热夹套的上部设置有蒸汽进口管,下部设置有冷凝水排出口,在过滤灌上部设置有高纯氮气进口管,下部设置有料浆进口管和高纯氮气出口管,底部设置有过滤清液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装置设置的加热夹套和高纯氮气进出口的结构关系,可在过滤前对装置内部进行干燥,过滤时,通过控制过滤装置内的温度以确保过滤过程中碳酸乙烯酯保持液态,得到的碳酸乙烯酯中乙二醇和水含量均低于10ppm,产品收率高,收率可达98.7%以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和完善,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特征:
所述的过滤灌的形体设置为圆形桶状结构。
所述的陶瓷膜管设置2-5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碳酸乙烯酯精制的膜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过滤灌,2、陶瓷膜管,3、加热夹套,4、蒸汽进口管,5、冷凝水排出口,6、高纯氮气进口管,7、料浆进口管,8、高纯氮气出口管,9、过滤清液出口,10、封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碳酸乙烯酯精制的膜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过滤灌1和陶瓷膜管2,过滤灌一般设置成圆形桶状结构,所述的陶瓷膜管2安装置在过滤灌1内;陶瓷膜管2的上端密封,下端伸入过滤灌底部封头10,陶瓷膜管2的根数根据工艺需要设置若干根,一般设置2-5根,至少设置一根,所述的过滤灌1外部设置有加热夹套3,加热夹套3与过滤灌1内部空间不相通,在加热夹套3的上部部设置有蒸汽进口管4,下部设置有冷凝水排出口5,在过滤灌1上部设置有高纯氮气进口管6,下部设置有料浆进口管4和高纯氮气出口管8,底部设置有过滤清液出口9。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
在过滤碳酸乙烯酯前,将水蒸汽从蒸汽进口管4通入加热夹套3内,冷凝水排出口5用疏水阀控制,排出夹套内冷凝水。当过滤灌内温度升高至50℃以上时,以高纯氮气为干燥介质,把高纯氮气从高纯氮气进口管6通入过滤灌内部,高纯氮气携带水汽从高纯氮气出口管8流出,分析出口氮气中的水分含量,以确保装置内达到所需的干燥状况。
干燥后,关闭高纯氮气进口管6和高纯氮气出口管8,蒸汽进口管4和冷凝水排出口5保持畅通,继续加热。打开料浆进口7,将一定压力的碳酸乙烯酯悬浮液通入过滤灌内部,碳酸乙烯酯清液穿过陶瓷膜管壁的微孔,汇聚到陶瓷膜管2内管通道中,然后流进过滤灌封头10,并从封头10底部的过滤清液出口9流出装置。碳酸乙烯酯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被陶瓷膜管壁截留从而实现固液分离。当陶瓷膜管2表面滤饼过厚,膜能量下降过多时,更换新的陶瓷膜管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江学院;九江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九江学院;九江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35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