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按压式击发的射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14773.0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1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华;徐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建华;徐兵 |
主分类号: | B25C1/12 | 分类号: | B25C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 11395 | 代理人: | 李向东 |
地址: | 2018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压 击发 射钉器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射钉器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按压式击发的射钉器。
背景技术
射钉器是一种利用发射射钉弹产生的火药燃气作为动力,将射钉打入建筑体的工具。射钉器用于射钉紧固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现代紧固技术,与传统的预埋固定,打洞浇注,螺栓联接,焊接等方法相比,具有许多优点:自带能源,摆脱了电线和风管的累赘,便于现场和高空作业;操作快速、工期短,能较大程度的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资金,降低施工成本。
但现有射打器构造一般不设置类似安全锁的装置,只要抵压射钉器,其内部所设的击发机构即形成击发状态而将钉体射出,因此现有射钉器产品在施工现场使用时仍然存在安全性不足的问题,例如,施工人员仅针对待加工处进行施工前的测试或预处理时,可能需要将射钉器抵于施工处进行测试使用,在将射钉器移至待施工处的同时极可能做出非意愿性的击发情况,并可能由此产生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按压式击发的射钉器,可解决现有技术因意外击发而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按压式击发的射钉器,包括发射机构、击发机构和按压式击发控制机构,所述按压式击发控制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发射机构外的外套管、套设在所述击发机构外的滑套和固定在滑套后端的手柄,所述滑套套接在外套管的后端;所述射钉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套管与滑套套接处的开关机构,所述开关机构控制所述外套管和滑套是否可以在外部按压作用下作轴向相向运动。
优选的,所述开关机构具体包括开关销、开关销簧、开关圈和第一螺钉,其中:所述第一螺钉将所述开关圈固定到滑套的一端,并控制所述开关圈的轴向行程;所述滑套在固定开关圈的相应位置还设置有开关轴孔,相应的,在外套管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外套管缺口;所述开关销和开关销簧位于所述开关轴孔内,所述开关销簧根据开关圈的周向位置控制所述开关销在所述开关轴孔内的行程。
优选的,所述发射机构具体包括钉套管、击针套管、击针和击针冲击体,其中:所述钉套管腔体前端用于安装射钉弹;所述击针套管套接在钉套管内,击针套管的前端顶着射钉弹的弹药部位;所述击针的前部位于击针套管内,后端与击针冲击体通过击针销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击针冲击体上设置有击发轴孔;所述击发机构具体包括击发销簧、击发销、滑块、击发簧和保护垫;所述击发销簧和击发销位于所述击发轴孔内;所述击发簧前端与击针冲击体连接,后端与保护垫连接;所述滑块为月牙形,所述击发销簧根据滑块在滑套腔体内的轴向位置控制所述击发销在击发轴孔内的行程。
优选的,所述发射机构还包括设置在钉套管前端,并套设在击针套管上的第一复位簧。
优选的,所述射钉器还包括设置在前压盖前端的防尘罩。
优选的,所述射钉器还包括套接在外套管外的第二复位簧。
优选的,所述按压式击发控制机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外套管前端的前压盖。
优选的,所述射钉器还包括与手柄后端可拆卸连接的延长杆;所述延长杆的长度200~2700mm。
优选的,所述延长杆为可调节长度的伸缩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本申请优选实施例方案设置有能够控制外套管和滑套是否可以在外部按压作用下作轴向相向运动的开关机构,使得本申请按压式击发的射钉器在开关机构处于关闭状态时,无论是否按压手柄,均无法完成射钉作业,安全性得到提高。
在本申请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开关机构包括设置在滑套一端的开关销、开关销簧和开关圈,旋转开关圈即可通过开关销簧控制开关销在开关轴孔内的行程进而完成开关保险动作,操作简单、方便、实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按压式击发的射钉器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螺帽;2-防尘罩;3-前压盖;4.钉套管;5-第一复位簧;6-击针套管;7-第二复位簧;8-外套管;9-击针销;10-回动销;11-击针;12-击针冲击体;13-击发销簧;14-击发销;15-开关销;16-开关销簧;17-开关圈;18-滑套;19-第一螺钉;20-滑块;21-第二螺钉;22-薄壁套;23-击发簧;24-保护垫;25-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建华;徐兵,未经朱建华;徐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47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