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身总成后围检测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16925.0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2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闫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博瑞检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总成 检测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车身总成后围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在生产车辆的过程中,由于车身零件是通过钣金、冲压形成的,其在制造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尺寸误差,一旦忽略这些尺寸误差,将会导致车身零件在装配的过程中,由于误差而发生相互干涉,从而无法装配。
现有技术中,存在着两种检测方式,方式一为单个车身零件的检测,例如申请号为“201320485391.1”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汽车后围板焊接总成的检具,其通过夹具使其安装在工作台上,然后通过设置在工作台上的检具对汽车后围板进行检测,从而检测车身后围的尺寸;方式二为通过整体的检测方法对车身零件进行检测,例如申请号为“200720099421”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车身焊接总成检具,其通过底盘框架,在底盘框架上设置有后围导轨,通过将后围总成设置在后围导轨上,从而实现了将后围总成移动与车体框架相配合,从而实现了车身装配的检测,但是移动导轨上的后围与车体之间的间距过小,无法容纳操作者进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操作人员进入的车身总成后围检测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身总成后围检测机构,包括底盘框架和后围固定架,所述底盘框架上设置有使后围固定架移动的移动导轨,所述移动导轨上设置有使后围固定架竖直旋转的旋转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导轨上设置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与移动导轨滑移连接,所述旋转装置设置在移动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装置包括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的内圈与移动架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承的外圈与后围固定架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架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后围固定架的固定柱。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柱上与后围固定架固定架接触的位置设置有滚珠。
作为优选,所述后围固定架上设置有与移动架固定的固定部。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底座和锁定件,所述固定底座设置在移动架上,所述锁定件包括锁定座和扳手,所述锁定座内设置滑动连接有固定轴,所述扳手控制固定轴在锁定座内滑动,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与固定轴配合的固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后围的上部是呈向内倾斜设置的,操作者因为向内倾斜设置的后围而无法进入,通过在移动导轨上设置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将后围向外旋转,从而方便使用者进入到后围与车身总成之间的间隙中,方便操作人员进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所示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5为图4所示B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柱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0、底盘框架;01、移动导轨;1、后围固定架;2、移动架;3、固定柱;31、滚珠;41、锁定件;411、锁定座;412、固定轴;413、扳手;42、固定底座;421、固定孔;5、转动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7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博瑞检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博瑞检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69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乘车用金属卡扣尺寸检测工装
- 下一篇:车尾门装配检测工具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