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管状V型扭力梁成型下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16936.9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3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谭建林;龚量亮;张旭;左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天人汽车车身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方洪 |
地址: | 400026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状 扭力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车用管状V型扭 力梁成型下模。
背景技术
扭力梁是汽车上的重要部件,主要作用是平衡左右车轮的上下跳动,以减 小车辆的摇晃,保持车辆的平稳。V型扭力梁由圆管状的坯料冲压而成,冲压工 艺是先一次冲压成型内外两个V型面,然后分两次胀型端口形状。中国专利ZL 201410142309.4于2014年7月30日公开了一种轿车管状V型扭力梁冲压工艺, 并具体公开了成型模具和涨型模具,该冲压工艺不仅所用模具结构复杂,高度 尺寸大,成型操作繁琐,生产效率低,而且成型后的产品为左右对称件,在后 续的激光切割工序中难以辨别左右方向,容易发生零件放反,存在区分左右方 向困难、零件定位费时费力等不足,由此大大降低了切割效率。另外,加工好 的扭力梁在与其它零件进行焊接时,也需要人工细致区别左右方向,以确认焊 缝位置,既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又降低了焊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区分左右方 向的车用管状V型扭力梁成型下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用管状V型扭力梁成型下模,包括模 座、镶块、斜楔块和芯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座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型腔, 这两个型腔通过横槽相连通,在所述横槽内固定设置多个依次拼接的镶块,各 镶块上开设左右贯通的通槽,所有镶块的通槽依次拼接组成一条直通的成型槽; 在所述模座的每个型腔中均设有斜楔块,左右两边的斜楔块相对称,所述斜楔 块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气缸安装于型腔内,在两个斜楔块的相对端均设置有 芯轴,芯轴与对应的斜楔块相固定,且芯轴能伸入成型槽中,在左边一根芯轴 的顶面上一体形成有凸包,该凸包靠近对应斜楔块的右端面;
在所述模座的左右两端各设置一组连接板,每组连接板分为前后两块,四 块连接板按矩形分布,所述连接板为长条矩形,该连接板的上端开有长条孔, 连接板的下端与模座上的凸块贴合固定;在所述模座左端的前后两边对称设置 有导向槽,模座右端的前后两边也对称设置有导向槽,四个导向槽按矩形分布, 且导向槽为“U”形;在每个所述导向槽的三个内壁上均贴装有耐磨板,耐磨板 为钢板,其中两块耐磨板相平行,并垂直于第三块耐磨板,所述耐磨板通过沉 头螺钉与模座相固定。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将斜楔块、气缸布置在型腔中,而镶块布置在通槽中, 在简化结构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整体高度尺寸,节约了模具成本。在成型扭力 梁的时候,先将圆管坯料放入成型槽中,接着控制左右两边的气缸动作,使两 个斜楔块朝着相对的方向运动,各斜楔块上的芯轴伸入圆管坯料的对应端中, 然后控制压机的压头带动上模下行,即可实现扭力梁的冲压成型,整个过程工 序少,易于操作,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模座上的四块连接板在搬运上下模时起连接紧固的作用,上下模合模后, 连接板上端的长条孔穿设螺栓与上模相固定,这样上下模连接牢靠,搬运时不 会发生松动或脱落。模座上的四个导向槽起引导上模的作用,导向槽为“U”形, 与上模上对应设置的导向块相适配,使本实用新型与上模合模更快捷、准确。 导向槽中设置三块耐磨板,这样模座不与上模直接接触,能有效防止发生磨损; 耐磨板选用钢板,选材方便,耐磨性好,成本低;耐磨板与导向槽内壁贴合并 通过沉头螺钉固定,耐磨板拆装方便,安装的牢靠性好,并有利于更换耐磨板。
由于左边芯轴上具有凸包,这样扭力梁成型后,其左端相应地具有凸起, 该凸起一方面起识别方向的作用,与扭力梁右边的形状区别开来,有利于后续 的激光切割及焊接工序辨别左右方向,防止零件发生放反,既降低了工人的劳 动强度,又进一步提高了加工效率;另一方面,扭力梁左端形成的凸起还可以 起定位的作用,以便于激光切割工序中工件快速、可靠地定位。
为了使斜楔块运动灵活、顺畅,在所述型腔内设有前后两条导轨,这两条 导轨分居在气缸的两侧,且导轨与气缸相平行,所述斜楔块通过滑块与同一型 腔中的两条导轨滑动配合。
为了便于搬运时进行吊装,在所述模座的左端面和右端面上各设置两个吊 耳,这四个吊耳在同一水平面上按矩形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天人汽车车身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天人汽车车身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69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铜管冲孔机的铜管夹具的结构
- 下一篇:用于汽车扭力梁的气动式成型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