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压接钢丝绳的玻璃钢支撑杆及安全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18153.4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1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崔秋菊;张松华;张坤义;鄂志伟;徐侠松;邹军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湖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国网直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四川工程建设部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段秋玲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钢丝绳 玻璃钢 撑杆 安全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钢支撑杆,具体是一种内置压接钢丝绳玻璃钢支撑杆及安全网装置,属于电力安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在电网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新建输电线路往往会与已运行的高压输电线路、铁路及高速公路等被跨物在地理位置上产生交叉,因此,新建线路导地线需要翻越被跨物。在张力展放新建线路导地线及紧挂线时,为了确保该导地线与被跨物之间的安全距离,需要预先在两者之间搭设绝缘安全网。
安全网及其配套支撑装置统称为跨越架。传统跨越架(如毛竹跨越架、脚手架跨越架、索道式跨越架等)除了笨重、高空作业多、运输及安装成本高、工艺落后等缺点外,其具备的抗冲击能力普遍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置压接钢丝绳玻璃钢支撑杆,其制造工艺先进,轻巧,并且能够有效承受和减轻因为牵引线或导线受到强大冲击后的冲击载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内置压接钢丝绳玻璃钢支撑杆,包括内部中空的玻璃钢管,所述玻璃钢管两端都固定安装有护套管;所述玻璃钢管两端内部都置有芯管;所述玻璃钢管内设有双头压接钢丝绳;所述护套管上固定连接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上设有两个通孔;所述芯管内置有压接钢锚,所述压接钢锚与双头压接钢丝绳固定压接在一起;所述护套管上设有螺栓孔,安装于所述螺栓孔内的固定螺栓将所述护套管固定在玻璃钢管上。
进一步,所述连接耳焊接于所述护套管上,并且所述通孔的直径为23mm。
进一步,两个连接耳之间的距离为8000mm。
进一步,所述玻璃钢管直径为50mm。
进一步,所述固定螺栓将护套管、芯管和玻璃钢管固定在一起。
一种带有内置压接钢丝绳玻璃钢支撑杆的安全网装置,包括导线、承载绳以及在承载绳上滚动的滚轮,所述滚轮连接有上吊带的一端,所述上吊带的另一端连接有内置压接钢丝绳玻璃钢支撑杆,所述内置压接钢丝绳玻璃钢支撑杆通过下吊带连接有安全网。
进一步,所述一种带有内置压接钢丝绳玻璃钢支撑杆的安全网装置包括至少八个滚轮和四根内置压接钢丝绳玻璃钢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支撑杆内部置有压接钢丝绳,当导线或引绳掉落到该玻璃钢支撑杆上后,如果冲击力较大,玻璃钢外管破裂而丧失保护作用,此时内置压接钢丝绳能够起到保护作用,采用了内置压接钢丝绳的玻璃钢支撑杆的抗冲击能力较一般的玻璃钢支撑杆要高很多。并且该支撑杆利用了非金属材料的绝缘性好与金属材料的高强度性。通过将高强度的压接钢丝绳横穿于玻璃钢管内部,既能够保证了该支撑杆的绝缘性,又能够获得较强的高度支撑。
该支撑杆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加工非常容易,装配、拆卸和运输也很便利,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该支撑杆装置在液压装配式跨越架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也可借鉴到其他送变电工程跨越施工中。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主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左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主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左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耳,2、护套管,3、芯管,4、固定螺栓,5、压接钢锚,6、双头压接钢丝绳,7、玻璃钢管,8、通孔,9、导线,10、滚轮,11、上吊带,12、承载绳,13、下吊带,14、安全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内置压接钢丝绳玻璃钢支撑杆,包括内部中空的玻璃钢管7,所述玻璃钢管7两端都固定安装有护套管2;所述玻璃钢管7两端内部都置有芯管3;所述玻璃钢管7内设有双头压接钢丝绳6;所述护套管2上固定连接有连接耳1,所述连接耳1上设有两个通孔8;所述芯管3内置有压接钢锚5,所述压接钢锚5与双头压接钢丝绳6固定压接在一起;所述护套管2上设有螺栓孔,安装于所述螺栓孔内的固定螺栓4将所述护套管2固定在玻璃钢管7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耳1焊接于所述护套管2上,并且所述通孔8的直径为2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湖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国网直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四川工程建设部,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湖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国网直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四川工程建设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81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