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音质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18534.2 | 申请日: | 2015-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3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闻亮明;陈新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联创宏声万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R1/20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殷勇刚 |
地址: | 343000 江西省吉安***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音质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音质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消费者对耳机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音质的听感方面,消费者对耳机的音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耳机前腔、后腔、喇叭、调音纸的选择及内部结构的设计是影响产品音质的关键因素,因而对该部分的设计研究一直作为耳机调音的重要任务。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耳机产品,由于耳机前腔与后腔配合固定不动,使得只有一种音质,而无法满足所有人不同的听感要求。因此,为了满足所有人不同的听感要求,有必要研究一种可自由调节音质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适合不同人群对声音音质不同要求的可调音质的耳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调音质耳机,包括依次安装的耳壳后腔、喇叭、旋转体、与耳壳后腔匹配连接的耳壳前腔、环状的前嘴盖、硅胶套,
所述旋转体为空心管状,中间为导音孔,其顶部设有卡勾,其尾部设有旋转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调音孔,
所述耳壳前腔中间有开孔,与旋转体的管外壁匹配,旋转体的管状部分穿过开孔后,通过卡勾与前嘴盖匹配连接;所述耳壳前腔的侧壁设有与调音孔匹配的通音孔;
所述喇叭安装于耳壳前腔内、旋转体的尾部,并与耳机壳体之间形成共振腔;
硅胶套套在耳机前腔的前部。
作为优化,所述调音孔的孔径大于耳壳前腔上通音孔的孔径;
作为优化,所述旋转体的挡板上设有扇形卡槽,耳壳前腔内设有与扇形卡槽匹配的卡位;
作为优化,所述前嘴盖的外径大于耳壳前腔的外径,所述硅胶套中间的通孔内设有与前嘴盖宽度匹配的环形槽,环形槽套在前嘴盖上固定硅胶套;
作为优化,耳壳前腔与耳壳后腔的通过胶水固定;
作为优化,耳壳前腔上设有突起环,耳壳后腔内设有与突起环匹配的凹槽,耳壳前腔和耳壳后腔通过突起环和凹槽扣位固定;
作为优化,还有调音纸,所述调音纸固定在耳壳前腔内壁;
作为优化,还有软胶垫,所述软胶垫设于耳壳前腔内,与旋转体连接;
作为优化,还有钢网,所述钢网设于前嘴盖和硅胶套之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耳壳前腔使用双塑模成型,使的接触面为软胶,保证了其密封性,最后通过旋转体来改变前腔的透气量,从而达到改善音质的要求,满足了不同人群对各类音质的不同爱好。可旋转的前嘴盖,通过消费者的旋转,可改变调音孔的透气量,进而控制输出的音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调音孔与通音孔重合时A-A部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可调音质耳机,包括依次安装的耳壳后腔1、喇叭2、旋转体4、软胶垫5、与耳壳后腔1匹配连接的耳壳前腔6、调音纸3、环状的前嘴盖7、钢网8、硅胶套9,
所述旋转体4为空心管状,中间为导音孔,其顶部设有卡勾,其尾部设有旋转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调音孔41,所述调音孔的孔径大于耳壳前腔6上通音孔61的孔径;
所述耳壳前腔6中间有开孔,与旋转体4的管状部分外壁匹配,所述软胶垫5套在旋转体的管状部分上,旋转体4管状部分再穿过开孔后,通过卡勾与前嘴盖7匹配连接,软胶垫5使得旋转体4和耳壳前腔6之间没有缝隙;旋转体旋转时不会从前嘴盖7中脱出;
所述耳壳前腔6的侧壁设有与调音孔匹配的通音孔61;
所述旋转体4的挡板上设有扇形卡槽42,耳壳前腔6内设有与卡位匹配的卡位62;安装旋转体4时,将卡位62插入卡槽42中,使得卡位62限制旋转体4旋转动,以便于控制调音孔41和通音孔61的重叠程度,进而调整音质;
当旋转体4转到卡槽一端时,就旋转不动,并且此时旋转体4上的调音孔41与耳壳前腔6上的通音孔61对准,相通,透气;当旋转4到卡槽的另外一端时,耳壳前腔6的调音孔与通音孔错开,调音孔41被堵住,此时处于密封状态,两种状态,改变了透气量,进而影响到音质的变化;
所述调音纸3固定在耳壳前腔6内壁上;所述喇叭2再安装于耳壳前腔6内、旋转体4的尾部,并与耳机壳体之间形成共振腔;
耳壳前腔6与耳壳后腔的通过胶水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联创宏声万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联创宏声万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85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