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调谐自锁螺钉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18561.X | 申请日: | 2015-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6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强胜精密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7 | 分类号: | H01P1/207;H01P1/00;H01P7/06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闫东伟;徐蓓 |
地址: | 21513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谐 螺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谐自锁螺钉。
背景技术
滤波器作为一种频率选择装置被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尤其是射频通信领域,在通信系统完成信号发射和接收的基站中,滤波器被用于选择通信信号,滤除通信信号频率外的杂波或干扰信号。
目前,腔体滤波器的信号处理通常由滤波器盖板上的调谐螺钉来完成,一般来讲调谐螺钉处理的问题为信号互调的问题,具体是指两个不同频率信号,在某一系统内叠加而产生的新的频率的信号,在调整好谐振频率后,为了防止上述调谐螺钉松动,通常需要在该调谐螺钉位于空腔外的部分增设一固定螺母,另外加装一个固定螺母不但会耗费更多的材料成本,还需要增加额外的人工成本,且使用固定螺母另外加固的效果也常常不尽人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调谐自锁螺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调谐自锁螺钉,用于腔体滤波器,分为头部和杆部,所述自锁螺钉采用铜制作而成,螺钉一端为头部,另一端为杆部,杆部伸入滤波器的腔体内调谐射频参数,头部将自锁螺钉固定在滤波器的盖板上,头部顶端设有用于接纳螺丝刀并根据该螺丝刀的驱动使调谐螺钉旋入腔体滤波器内部的接纳槽,螺钉的头部设有螺纹形成螺丝,该螺纹设有两套,螺纹形成的螺丝的直径≥M4,两套螺纹之间并不相连,上下两套螺纹的螺距P都相同,上螺纹的直径大于下螺纹的直径,上螺纹与下螺纹的直径比为1.01:1—1.1:1,两个螺纹之间的部分直径为杆部直径的40%—70%。
作为优选,自锁螺钉的高度为1-20mm。
作为优选,自锁螺钉采用的铜的光洁度≤0.8。
作为优选,所述两个螺纹之间的间距为0.1-2mm。
作为优选,制作自锁螺钉的铜材为H65。
作为优选,接纳槽为内六角状,螺钉顶部环绕接纳槽的部分均匀分布有六条槽延伸至接纳槽内部。
作为优选,上螺纹与下螺纹在轴线方向上会产生一个位移量,该位移量S设定为上螺纹原先向下延伸所处的位置与实际下螺纹位置产生的偏差,所述位移量S的大小为0.1P—0.8P。
相对于传统的调谐螺钉,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的调谐自锁螺钉,螺钉的头部设有螺纹形成螺丝,该螺纹设有两套,根据腔体滤波器的调频范围和实际使用需求,本实用新型螺纹形成的螺丝的直径≥M4,相应的螺钉的高度控制在1-20mm即可,本实用新型的两套螺纹并不相连,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铜来制作螺钉,铜本身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又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两个螺纹螺距P都相同,上螺纹的直径大于下螺纹的直径,上螺纹与下螺纹的直径比为1.01:1—1.1:1,由于上下螺纹的直径不同,螺丝刀驱使螺钉旋入腔体滤波器过程中螺钉头部受到的力就不再均匀分布,由于两个螺纹形成一个轻微的错位,这样螺丝刀驱动螺钉旋入腔体滤波器内部的过程中螺钉头部会产生轻微的形变,因为螺钉头部受到的力并不是均匀分布的,会有一定的偏离,且两个错位的螺纹在受到螺丝刀的挤压力后会以两个螺纹之间的部分为中心产生恢复原先形状的恢复力抵住滤波器的腔体,从而完成螺钉的自锁,上螺纹与下螺纹在轴线方向上会产生一个位移量,该位移量S设定为上螺纹原先向下延伸所处的位置与实际下螺纹位置产生的偏差,所述位移量S的大小为0.1P—0.8P,由于该偏移量的存在,会加大螺丝刀驱使力的不均匀,同时,考虑到实际的自锁效果,螺纹之间的部分直径为杆部直径的40%—70%,因为这一部分直径过窄时会有断裂的危险,同时两个螺纹的恢复力会有一定程度上的抵消,而这一部分直径过宽时两个螺纹产生的挤压力又不够,自锁效果不明显,另外,本实用新型用来制造螺钉的铜材为H65,软硬适中,其铜含量也可以满足调谐的需求,铜材光洁度≤0.8,保证螺钉表面与滤波器盖板的摩擦系数,确保自锁效果,同时又不会影响调谐的效果,考虑到螺钉的高度和直径,两个螺纹之间的间距控制在0.1—2mm即可,而螺钉顶部的接纳槽为内六角状,螺钉顶部环绕接纳槽的部分均匀分布有六条槽延伸至接纳槽内部,这一形状更方便螺钉的顶部形变以取得更好的自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中:1、头部;2、杆部;3、接纳槽;4、螺纹;41、上螺纹;42、下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强胜精密机械(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强胜精密机械(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85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