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高强螺栓连接的预制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梁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20008.X | 申请日: | 2015-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2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霍静思;王海涛;钟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294 | 分类号: | E04C3/294;E01D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高强 螺栓 连接 预制 装配式 混凝土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结构技术领域,具体适用于多高层装配式钢-混凝土组 合结构梁-板楼盖结构体系和桥梁结构体系中。
背景技术
建筑业“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积极推动建筑工业化,而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正 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一大途径。目前国内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由于其建造速度快、 质量水平高等优势被一些工程项目采用,但是由于其生产成本较高、施工难度 较大和不可拆改等劣势在许多建筑形式中无法满足设计或施工要求,在很大程 度上限制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于此同时,我国是世界钢铁产量最大的 国家。2014年,中国以8.2亿吨的粗钢产量位居世界第一,钢产量过剩不仅仅 影响了国家经济发展而且造成资源的浪费。如何将过剩的钢材合理的利用,已 经成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之一。发展钢结构建筑具有抗震性能好、建设速度快、 钢材可回收利用的特点,符合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的要求。自2000年以来, 钢结构的住宅、桥梁结构和特种结构等建筑形式在全国陆续开展建设,但由于 经济和技术上多种原因,尤其是试点工程多数沿用现浇或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 构进行设计,钢结构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进而影响了钢结构建筑体系 特别是多高层钢结构住宅、桥梁结构和特种结构等的推广应用。
当前,在多高层钢结构住宅、桥梁结构和特种结构等中应用预制装配式构 造连接形式已经成为国家推广的项目,钢结构体系在这些建筑设计中应用的多 样性和使钢结构建筑能够更好地成为便于拆改、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已经成为 当代结构设计工程师的主要探索方向,建立满足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新型工业化 装配式建筑体系。
梁-板组合连接是多高层钢框架结构、桥梁结构和特种结构等体系的重要组 成部分之一。以多高层钢框架结构为例,梁-板组合连接在框架结构中起到传递 和分配内力以及保证结构整体性的作用,对于整个结构的受力与安全具有重大 的影响。相对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组合板,采用装配式预制组合板可以减少混 凝土湿作业工作量,缩短施工周期,大量的混凝土预制板的浇筑和加工都是在 工厂预制完成,可省去施工现场的绑扎钢筋、支模、拆模等复杂的工序,加速 施工进度,实现了钢结构和钢-混组合结构体系的工业化,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还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在大多数传统多高层住宅建筑中,一般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了避 免其钢筋连接部位存在的应力集中现象,需要设置更加复杂的构造措施来保证 其受力合理,导致材料用量大、构造复杂、设计困难、施工难度大和结构体型 笨重,影响建筑美观和使用。寻求一种抗震性能好、建设速度快、建筑材料可 回收利用的新型钢-混组合结构体系,发挥装配式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相结合的 优势,以满足节能环保和建筑工业化的需求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构造简单、抗震 性能优良、安装便捷高效、便于拆改、节能环保、美观坚固的预制装配式钢-混 凝土组合梁。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采用高强螺栓连接的预制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梁,主要包括钢梁、预 制钢筋混凝土板和抗剪螺栓连接副,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钢梁的内、外表面平 行且上翼缘在关于腹板左右两边对称的位置预留孔洞。为了保证螺栓的抗剪承 载力能充分发挥作用,在沿着钢梁轴线和垂直于梁轴线方向,预留孔洞的间距 应满足相关规范和构造要求。
所述抗剪螺栓连接副是由抗剪螺栓、螺帽和垫片组成。螺栓采用高强度摩 擦型连接,通过施加预紧力以减少螺栓和钢梁翼缘板之间的滑移。
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板预留与钢梁所设置螺栓孔相对应的用于放置抗剪螺 栓连接副的通孔。
所述对预制钢筋混凝土板预留通孔灌入无收缩自密实高强混凝土,其强度 等级不低于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的混凝土等级。
所述装配式组合梁的梁、板构件的可实现拆卸、分离和更换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采用高强螺栓连接的预制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梁,所有构件 均在工厂加工完成,运输至施工工地后,可在施工现场装配连接,减少了现场 焊接工作和模板工程,保证了现场施工质量,提高了建筑工业化装配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200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穿心式锚具
- 下一篇:折边拼角密封的一体化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