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热泵泄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20494.5 | 申请日: | 2015-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5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缪泽华;罗晨娴;王志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F25B4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泄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供应的技术领域,特别涉一种太阳能热泵泄水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分布广泛、清洁、无污染,太阳能热泵的低温热源主要来自太阳能, 制冷剂的蒸发过程与太阳能的集热过程在同一装置中进行,在太阳能不足的情 况下,吸收空气中的低品位热能,并以消耗少量的电能为代价,将低品位热能 提高温度后用于生活热水的生产,具有高效节能、全天候、安全可靠、安装方 便等诸多优点。
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结合了太阳能利用技术和热泵技术两者的优点,是一 种新型节能环保的热水系统,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主要由太阳能集热器、热泵 机组、水管路系统、保温水箱等组成。然而受建筑物结构特点的限制,其水管 路往往连接复杂。水管路凹凸曲折的特点使得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间歇使用 泄水的问题,目前只能在个别部位加泄水阀进行部分泄水,而不易加泄水阀的 部位以及水管弯管部分的蓄水则无法完全泄干,在机组停机时,水管路中的积 水在冬季可能会结冰造成管路胀裂,损坏机组,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太阳能 热泵泄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太阳能热泵泄 水装置,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太阳能热泵管路中的积水不易完全泄干,太阳 能热泵机组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太阳能热泵泄水装置,包括太阳 能热泵水系统、主泄水管路、室内蓄水箱、第一侧泄水管路、第二侧泄水管路、 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和水泵,所 述太阳能热泵水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热泵机组和保温水箱,所述热泵机组 的输入端与太阳能集热器一端连接,所述热泵机组的输出端与保温水箱的进水 口连接,所述保温水箱的出水口与太阳能集热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泄水管 路的一端与太阳能热泵水系统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室内蓄水箱中,所述水泵安 装在主泄水管路上,所述第一侧泄水管路的一端与主泄水管路连通,另一端延 伸至室内蓄水箱中,所述第二侧泄水管路的两端均与主泄水管路连通,所述第 一侧泄水管路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侧泄水管路上安装有第四电磁阀, 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五电磁阀均安装在主泄水管路上。
作为优选,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热泵机组和保温水箱顺次连接形成太阳能 热泵水系统的回路。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磁阀位于主泄水管路与第二侧泄水管路的上端接口 和主泄水管路与第一侧泄水管路的接口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电磁阀位于主泄水管路与第二侧泄水管路的下端接口 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第五电磁阀位于主泄水管路与太阳能热泵水系统的接口和 主泄水管路与第二侧泄水管路的上端接口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水泵位于主泄水管路与第一侧泄水管路的接口和主泄水管 路与第二侧泄水管路的下端接口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水泵上端为进水口,下端为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 热泵泄水装置,结构合理,采用两侧泄水管路和若干电磁阀的组合使用,能够 在太阳能热泵停机时,将系统水管内的水泄干,有效地防止了冬季水结冰破坏 机组等问题,同时利用水泵实现系统水的循环使用,提高了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降低了太阳能热泵的损耗,大大提高了太阳能热泵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热泵泄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太阳能集热器、2-热泵机组、3-保温水箱、4-主泄水管路、5-室内 蓄水箱、6-第一侧泄水管路、7-第二侧泄水管路、8-第一电磁阀、9-第二电磁阀、 10-第三电磁阀、11-第四电磁阀、12-水泵、13-第五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 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 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 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 新型的概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204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