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翻式拦污栅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20823.6 | 申请日: | 2015-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6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江国群;潘金权;李春梅;吴培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群益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06 | 分类号: | E02B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田方正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翻式拦污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翻式拦污栅,属于水利行业中拦污的一种新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拦污栅在水利行业使用过程中,几乎都是通过电动葫芦或外力来提升拦污栅进行表面清污,而且拦污的河道的宽度也不宜过于宽广;此种结构形式采用整体平移式,因此所需动力大,而且拦污栅竖直设置,因此不便于清污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清污处理的上翻式拦污栅。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栅体(1)、支臂(2)和活动支铰(3),所述活动支铰(3)固定设置,所述支臂(2)转动连接在所述活动支铰(3)上;所述栅体(1)固定连接在所述支臂(2)上,所述栅体(1)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4)。
所述驱动装置(4)通过连接杆(5)连接栅体(1);所述连接杆(5)的结构形式为:包括和所述栅体(1)固连的固定杆(51)以及和所述驱动装置(4)连接的转动轴(52),所述固定杆(51)可相对转动轴(52)转动。
所述支臂(2)截面呈三角形,支臂(2)中部设有加强横梁(21),所述加强横梁(21)的设置方向和栅体(1)平行。
所述支臂(2)和活动支铰(3)的接合处设置扇形加强板(6),所述扇形加强板(6)的开度和所述支臂(2)的开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本实用新型可以设置在水厂取水口处或景观河道的入口处,可以代替现在传统清污系统,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上翻式拦污栅因为采用转动的结构形式,不仅便于清污,而且适用于比较宽广的河道,根据需要,利用自身配备的动力设备随时启闭清污,而且转动的形式对于驱动装置的动力较低,因此此种结构同时具有节能环保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支臂、活动支铰、连接杆的配合,实现了栅体的转动,其结构简单,各部件运动顺畅,易于维修;
3)本实用新型支臂截面呈三角型设置,并在支臂中部设置加强横梁,并且使横梁的设置方向和栅体平行,此种结构大大增强了支臂的强度,使其能很好的承受栅体转动时所带来的力,提高支臂的使用寿命和栅体转动的平稳性;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考虑到支臂和活动支铰的接合处为薄弱点,因此特地在两者的接合处设置扇形加强板,这样很好的加强了这一部的强度,进一步提高了支臂的使用寿命,保证运转装置运行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栅体、2为支臂、3为活动支铰、4为驱动装置、5为连接杆、6为扇形加强板;
21为加强横梁、51为固定杆、52为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栅体1、支臂2和活动支铰3,所述活动支铰3固定设置,所述支臂2转动连接在所述活动支铰3上;所述栅体1固定连接在所述支臂2上,所述栅体1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4。
所述驱动装置4通过连接杆5连接栅体1;所述连接杆5的结构形式为:包括和所述栅体1固连的固定杆51以及和所述驱动装置4连接的转动轴52,所述固定杆51可相对转动轴52转动。
所述支臂2截面呈三角形,支臂2中部设有加强横梁21,所述加强横梁21的设置方向和栅体1平行。
所述支臂2和活动支铰3的接合处设置扇形加强板6,所述扇形加强板6的开度和所述支臂2的开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在图中,根据使用要求,可将整个装置系统设置在洞口、辅桥、廊道旁,便于附着在栅体上的垃圾的清理。河道最宽可达到100米以上,并根据需要使用双驱动装置4;栅体1通过支臂2、活动支铰3与驱动装置4进行连接固定,需要清污时,启动驱动装置4,通过活动支铰3,将栅体1拉至与地面水平,便于清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群益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扬州群益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208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嵌入式串口转以太网转换器
- 下一篇:磁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