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除湿鞋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20938.5 | 申请日: | 2015-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6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汪荣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43B7/04 | 分类号: | A43B7/04;G05D2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周涌贺 |
地址: | 3100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除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能够除湿加热的除湿鞋。
背景技术
鞋子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备的生活用品,尤其是在冬天阴暗少阳的天气里,由于人体脚部会出汗,常造成鞋子里阴湿寒冷,不能够有效的除去鞋子里的湿气,时间久了会使鞋子内生长霉菌,造成脚部感染,市面上急需一款能够有效去除鞋内湿气的鞋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有效去除鞋内湿气的新型除湿鞋,满足了使用者在阴暗少阳的环境下也能够有效去除鞋内湿气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新型除湿鞋,包括鞋底、固定于鞋底顶端前部的网格凹槽一及固定于鞋底顶端后部的网格凹槽二,鞋底上固定有鞋面,鞋底顶面固定有密闭网格凹槽一和网格凹槽二开口的鞋垫,鞋垫上开有与网格凹槽一和网格凹槽二上各凹槽开口连通的通气孔,鞋底的前侧部开有与网格凹槽一空腔连通的通孔一,鞋底的后侧部开有与网格槽二空腔连通的通孔二,通孔一和通孔二都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固定有微电机,微型电机上安装有叶片;网格凹槽一中各空腔之间连通,网格凹槽二中各空腔之间连通,网格凹槽一和网格凹槽二中安装有蓄电池,鞋底侧壁安装有开关一,开关一与蓄电池、微型电机线路连接。使用是,人体把鞋子从脚部脱下,然后在保证蓄电池里有足额电力的情况下,启动开关一,微电机启动,带动叶片旋转,从而带动风产生风压往网格凹槽一、网格凹槽二内吹动,由于网格凹槽一内各凹槽空腔之间互通,网格凹槽二内各凹槽之间的空腔也为互通,所以产生的气流通过各空腔通过鞋垫上的通气孔,到达鞋面与鞋垫之间的空隙处,再排出空隙外,这样空隙内的湿气也随同气流排出,从而保证鞋内与脚部接触的区域能够始终干燥,对于阴冷潮湿的南方冬季尤其适合使用,这种利用风干燥鞋内的方式干燥效果好,并且成本低;在炎热的夏季,人体脚部穿着该除湿鞋,也可利用微电机带动叶片产生的气流通过鞋垫的通气孔直吹脚底,从而使人体脚底感觉凉意,对人体脚底也能达到除热降温作用。
进一步完善,鞋底侧部安装有与各蓄电池线路连接的充电插座。这种设置,可以方便对可充蓄电池的反复充电,保证该除湿鞋的使用方便。
进一步完善,支撑架的背风面安装有与蓄电池线路连接的发热部件,发热部件的启闭通过开关二控制,网格凹槽一和网格凹槽二内都安装有温控探头,网格凹槽二内安装有与温控探头线路连接的PLC控制器,PLC控制器与蓄电池、温控探头、微电机线路连接。这里使用的PLC控制器为市面上通用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可选用市面上通用的三菱PLC、施耐德PLC、犹尼康Unitronics、台达PLC和松下PLC等品牌;该PLC控制器的程序设定与市面上通用的设定方法原理基本一致,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加热空气的温度,来控制发热部件和微电机的协调工作,并通过温控探头实时监测空气加热的温度变化并传导到PLC控制器中来进一步调整发热部件和微电机的协调工作;这种设置,使用者在冬天穿着该除湿鞋的时候,可以利用发热部件(可选用电阻发热丝)对空气加热,然后利用微电机带动的气流,吹动经过加热的空气到达网格凹槽一和网格凹槽二中的空腔处,热空气受到风压会通过鞋垫的通气孔吹到脚底处,这样人体在寒冷的冬季坐在座位上也会感觉到脚底丝丝暖流,脚底不会感觉到寒冷,并且使用者在脱出该除湿鞋时,如果利用热空气对除湿鞋进行除湿,这样除湿效果更佳;这里PLC控制器和温控探头的作用是,利用温控探头检测热空气的温度值,避免热空气温度值过高,对人体产生不适,并且合适的热空气温度值,也可以达到解决蓄电池电力消耗过快的情况发生,温控探头测得的数值实时反馈到PLC控制中,从而可以控制微电机的转速和发热部件的发热量。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利用微电机带动叶片产生的风压通过鞋垫的通气孔对鞋子内的潮湿环境进行吹风除湿,这种方式,除湿方便且成本低,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除湿,并且除湿鞋内安装有发热部件可以对空气进行加热,所以利用热空气对潮湿鞋内进行除湿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1的B-B剖面图;
图4为图2的C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2的D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的E方向视角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209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